约2310个字。
卖炭翁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炭翁》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的第二首诗歌。是本册教材的收关一课,从诗歌内容、诗歌的情感到诗歌的语言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在教材中十分重要的地位。《卖炭翁》讲述了卖炭老人惨遭宫使强取豪夺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同时诗歌运用了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语言精炼,含义深刻,表意深远,灵活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能有效地挖掘诗歌的教学点,并呈现给学生,会帮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
学情分析:
八年级同学有一定学习能力,在学习古诗方面也有一定基础。尤其是本册教材所选《诗经》的篇目较多,为学习本诗歌奠定了基础。学生能通过多次诵读,领会诗歌内容,通过疏通诗意,通过交流讨论能分析出诗歌的蕴含的感情和语言的精妙之处,所以学生学习《卖炭翁》的难度不大。教师需要在写作背景上多加渲染,这样会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白居易的相关知识。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3、品析诗歌语言,掌握卖炭翁的人物形象,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重点)
4、感受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以及对“宫市”剥削本质的憎恶。(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市”并问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那么在古文中它有哪些含义呢?同学回答木兰诗中的句子“东市买骏马”的市是“市场”的意识,在愿为市鞍马中市就是买的意思。教师在市前边加上“宫”字让学生猜猜宫市是什么意识,在古代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宫里人买东西时会不会有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呢?今天我们就随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同去感悟那个不公平甚至罪恶的时代吧。板书课题,交代学习目标。
资料助读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