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6440字。

  湖北省黄冈中学 2019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冯文静 徐勇 易爱玲 审题教师: 袁培君
  考试时间:2019 年 05 月 24 日上午 09:00—11:30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人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在历史上,汉字“和”与“合”有相近含义。唐代学 者孔颖达在解释《礼记??郊特牲》时说,“和,犹合也。” “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 的一体性存在,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存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它们在矛盾与融合 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命,客观世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从这个 意义上说,“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之本、生长之根。
  “和合”理念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发轫于先秦。
  《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 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意思是说,礼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自然法则,必须 按礼行事。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言天人一体。天人合一宇宙观强 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这让中国人很 早就产生了“天下”的观念,视天下为一体。《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 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和睦共处、相 互合作。在“天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孟子
  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 美好生活的担当。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和合”理念在社会领域的展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而不和。”他提倡和而不同的人格、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有性别、年龄、能力、 性格等方面的分别,社会中也有因民族、宗教、地域、阶层、文化职业等形成的差异,只有在 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
  在调适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上,“和合”理念表现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其核心是“仁”。 “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孔子将“仁”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汉代儒学 将“仁”解释为“天心”,宋明儒学以“仁”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 际和睦、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
  (摘自陈秉公《“和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和合”理念文化内涵丰富,强调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在矛盾与融合中发展演变。
  B. 先秦《周易》中的“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属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C.  中国人能视天下为一体,是因为拥有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 D.  承认和尊重社会差异,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就能实现和谐有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文章以对“和”“合”的含义解读为切入点,引入对“和合”理念文化内涵的阐释。 B.  文章谈“和合”理念,由宇宙观、天下观到社会观、道德观,有理有据,层次分明。 C.  第三段引用《尚书??尧典》,意在证明中国人很早就有协和处理国与国关系的观念。
  D.  第五段对比孔子、汉代及宋明儒学对“仁”的解释,阐述“和合”理念的道德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和合”理念是在承认事物之间有矛盾、差异的基础上强调融合、和谐,可以说,“和    
  合”是变化之源、发展之本。
  B.“和合”理念的“天下”观,滋养了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追求天下大同,共同实现美 好生活的责任担当。
  C.   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是“和合”理念在人际关系上的体现,其核心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 占最重要地位的“仁”。
  D.  当代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体现了“和合”理 念的精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1 月 3 日 10 时 26 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 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是人类又一个 航天梦想的成功“落地”。
  3 日 11 时 40 分,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 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图片。大胆创新、努力攻关,这是 中国航天人让梦想奔跑起来的强大动力。年近九旬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说: “这一刻,我们都是幸福的追梦人!”
  3 日 22 时 22 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即月球车)顺利驶 抵月背表面。着陆器上监视相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