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70字。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 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与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作者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时值夏季,让作者意外的是,竟然在江边听到蝉鸣之声。这连绵不断的蝉声引发了作者的悲慨之情。
C.“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夏秋冬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指还没有到秋天。
D.“无限思”是无限的愁思,“云树绕湓城”表现出了作者被贬江州困居湓城的失意与愁苦之情。
2.“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两句感情深沉动人,其中包含了哪些具体情感?运用什么手法表达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山石(节选)
韩 愈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咏物诗,借对“山石”的歌咏来表达自己对此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B.本诗有时间的流转,从深夜静卧到天明独行再到日出雾散,时间节点较明确。
C.本诗有行踪的变换,从屋内观月到深山穷霏再到山涧踏石,游踪记录很详细。
D.本诗有画面有情趣,当流不犹豫,赤足涉山涧,涧水激激,清凉漫过足背。
4.本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作者沉浸其中。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洞庭①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②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傍晚沿湘江入洞庭湖所作。②缬:有花纹的纺织品。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行尽潇湘到洞庭”,词人的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语言简练之至。“到洞庭”三字则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B.“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不写湖之大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
C.“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