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1030字。

  2019杭州滨江区中考模拟(二)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的左上角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与答题序号相对应。
  试题卷
  一(20分)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凡事蕴(yùn)理,万物皆趣。苦难可以成为滋养我们茁(zhuó)壮成长的养分,缺撼也会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的那道靓丽风景。
  B.沿着曲(qū)折蜿蜒的山道,我们来到这个世外桃源:溪水潺潺,清澈见底;苍松挺拔,青草葱隆;山风袭过,馨(xīn)香四溢。
  C.在这个知识快速迭(dié)代、人工智能蓬勃兴(xīng)起的时代,阅读不仅是我们浸润心灵的方式,更是我们接轨世界的必要途径。
  D.人生如四季,春的明媚,夏的炽(zhì)热,秋的丰硕(shuò),冬的静美,每一季都各有特点,正如每一阶段的生活都多姿多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 题。
  “行云流水,落笔云烟”。①中国书法历经千载,不仅确立了自己独特丰富的书写、审美,而且影响并哺育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然而,进入当代,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书法界忽视传统,出现了美丑不分、断章取义……②等现象。传统书法要求实践者墨守成规,努力成为崇高的书写者;③而当代很多书写者一味求快,舍本逐末,还未扎实基础却幻想独树一帜。当下,我们面临着如何改变这一境遇的难题?④我们唯有摒弃这般功利之心,潜心研究,着力求索中国书法艺术,才能更好地去传承与发展。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断章取义   B. 墨守成规    C. 独树一帜     D.求索
  3. 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加以修改。(2分)
  5.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乐曲的性质可以分成风、雅、颂。“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B.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如“折柳”代表“惜别”,“归雁”代表“思乡”,“莲花”代表“高洁”,“菊花”代表“隐逸”。
  C.《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位代父从军、勇敢无畏、不慕荣利的女英雄形象。
  D.《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和《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是用了皇帝的年号纪年,而《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干支纪年。
  6. 古诗文默写。(6分)
  (1)古往今来,“离别”是创作中永远激荡人心的主题,诗人们用美好的文字诉说着离情别意。“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王勃安慰即将远任的朋友,即使天各一方,也能相知相随;“_______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是岑参送别朋友时的所见之景,更是他内心不忍离别的浩荡风雪;“仍怜故乡水, _______________”,李白远渡荆门,恋恋不舍,思念流淌在滔滔乡水中,感人至深。
  (2)知行中学准备开展一期以“宁静致远”为主题的板报活动,向同学们征集相关古诗词。请你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刘禹锡的《陋室铭》和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选择契合主题的两句或一联,并写出推荐理由。
  二(3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5题。
  (一)
  渴睡
  契诃夫
  夜间。小保姆瓦尔卡,这个十三岁的姑娘,正在摇一个摇篮;她哼着歌: 睡吧,好好睡……
  长明灯在天花板上印下一大块绿斑,襁褓和裤子投下长长的阴影……灯火一闪摇,绿斑和阴影就活了,好像让风吹动的一样。
  娃娃在哭。他早已哭得声音哑了,可他还是不停地哭。可是瓦尔卡困了。她的眼皮睁不开,脑袋耷拉下来,脖子酸痛。她的眼皮和嘴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