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60+7080+11700字。
第1讲 体验高考真题,把握备考方向
[考点要求] 新课标《考试大纲》对“语言文字应用”提出了总的要求: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表达应用层级E”的第一个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题型一 语段中的近义成语辨析
1.(2018•全国卷Ⅰ改编)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 _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_______,并可根据需要_______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________,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A.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 轻而易举 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 一目了然 轻而易举 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 一目了然 易如反掌 再接再厉
解析 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他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一应俱全”强调“全”,“应有尽有”强调“有”,“一览无余”强调“看到”,“一目了然”强调“看清”; “易如反掌”强调“容易”,“轻而易举”强调“轻松”; “东山再起”指“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势力” ,“再接再厉”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用排除法,“易如反掌”不能做状语,排除A、D两项;“东山再起”不合语境,排除C项。
2.(2018•全国卷Ⅱ改编)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C )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创新精神的缺
……
第2讲 近义成语辨析——掌控六大区分角度
辨析正误只是成语使用的基本要求。有时在同一个语境中,使用几个成语似乎都合适,这是因为一些成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相近或者近乎相同造成了成语近义的特点。要在一组近义成语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这就须辨析。从辨析中选择最恰当的成语是正确使用成语的较高要求。
(2018•全国卷Ⅲ改编)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_______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_______。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_______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_______的故事出现。
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
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重点考查的是对成语的理解和使用。“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此处写迁徙的场面有“雄壮”之意,故选“波澜壮阔”。“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也有拘守陈规,不敢变易之意。“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语境中没有“跟着别人、随着潮流”的意思,故选“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宵衣旰食”多用于勤于政务的人,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故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娓娓动听”多用于形容“说”,此处修饰的对象是“故事”,故选“引人入胜”。
近义词之间必然会有一些或大或小、或隐或显的差别。在近义成语里,意义完全等同毫无区别的成语是极少见的,而较为普遍的则是“同中有微异”。“同中有微异”中的“同”,是指它们之间的意思有相同的部分,这是我们将其归为近义成语的依据;“同中有微异”中的“异”,是我们辨析近义成语的重点,重点就在于两者之间的“微异”。以下是辨析近义
……
第3讲 成语使用正误判断——洞悉八大命题视角
角度一 溯本求源,防范“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典例1 判断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2016•全国卷Ⅱ)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判断:(错误)理由: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表示繁忙劳累。此处望文生义,应用“目不暇接”。
(2)(2016•全国卷Ⅲ)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判断:(错误)理由: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此处望文生义。
(3)(2016•全国卷Ⅱ)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判断:(错误)理由: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这里理解为提前做准备,望文生义。
(4)(安徽卷)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判断:(错误)理由: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此处望文生义,错解为“不与邻居沟通”。
解题方略 溯本求源,避免“望文生义”
识记下列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①不刊之论(更改) ②久假不归(借)
③危言正色(正直) ④屡试不爽(差错)
⑤一文不名(占有) ⑥哀而不伤(伤害)
⑦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⑧犯而不校(计较)
⑨一傅众咻(教导) ⑩差强人意(稍微)
⑪安土重迁(不轻率) ⑫细大不捐(抛弃)
⑬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⑭不速之客(邀请)
⑮不赞一词(说) ⑯计日程功(计算)
⑰莫衷一是(对,正确) ⑱首当其冲(要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