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8870字,答案扫描。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几百年来,笔墨形成了范式,自宋而下,中国画笔墨有了越来越多的规定性。无数有才能的画家文化修养越高,个性越弱。他到了人笔俱老的境界,早期的新鲜的生命感也没有了,与凡人的差别仅在于他是较高层次上的平庸,而像徐渭、虚谷、林风眠、傅抱石这样的巨子却突破了范式。他们从观念层次上拓宽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仍然以笔为载体,以颜色而不仅是用墨色写意,照样创造出“气韵生动”的境界。
笔与墨都是感情的记录,而且留下的是准确的轨迹。一竿修竹、一组怪石、山中烟云、四时花木都是画家表达内在精神的形式。
笔墨是中国画所特有的概念。笔墨源于中国画的规定性。第一,中国画必须要用毛笔来进行创作,如果用油画笔则不能称为中国画。中国画和毛笔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由于毛笔所特有的形制,因此由笔所表现的轨迹各不相同。用墨及水量的不同,可以表现出墨色的浓、淡、干、湿、燥、润等效果。因此中国画正是借毛笔的特性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墨也是中国画中所特有的材料。而且由于墨掺水量的不同,可以变化出千百种墨色。另外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中国画材料——宣纸。它是用一些植物纤维按比例的多少并经过非常严格的手工程序制作出来的。因此不同纤维的纸有不同的墨色效果。也正因这些各具特色的独特材料构成了中国画规定性的“材料系统”。在材料系统中,由于笔、墨、纸中所含水份的不同,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笔墨话语”。不同的“笔墨话语”则有雅俗之分,高下之异,乃至人品、人格的差异皆可以从笔墨中得知。即如古人所讲的“学如其人,画如其人,文如其人”。
笔墨不仅仅是技法,还是一种精神;技法是有限的,但精神是无限的;技法是可以创造的,但精神应该是继承的。
对笔墨的试验需要艺术家具备几种素质:一是继承传统的同时反思传统,有超前的艺术观念;二是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敢于失败的探索精神;三是悟性,即天生的理解力和智慧;四是学养,即较大的文化包容量。具备这样几条,探索总会有结果。
艺术家首先要解决认识论问题。技术训练是有止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训练会有成效,所谓“人笔俱老”。但有人画了一辈子还是画匠,这大约是先天缺少感觉,或者是因为一辈子也没有解决认识论问题。一部中国绘画发展史就是一部发展革新史。但每个时代只有少数人能超越传统,这是因为艺术的传承极易被束缚。来自社会的审美定势和个人的心理障碍是束缚艺术史发展的原因。
中国画以独特的笔墨传递画家的情绪,这需要艺术灵感。灵感是修养和求索的结果,是心灵的火花,是历山川、开眼界、爱读书、多巧思的结果。有空且画,无空且止。不管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是过程就有意义。
作画必先求意,强调先构思,然后再落笔,加入作者自身的主观情感,或疾或徐,或顿或挫,或枯或湿的笔迹、墨色,让我们在观赏时充分领味画中所描绘的物象所带给我们“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笔墨精神。
(摘编自程大利 《谈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笔墨不仅是一种技法,还是--种精神,精神是无限的,是可以继承的,技法是有限的,是可以创造的。
B.每个时代只有少数人能超越传统,这是因为艺术的传承极易被来自社会的审美定势和个人的心理障碍所束缚。
C.艺术家要具备多方面的素养,要有开阔的视野。没有闲暇就不要作画,作画应是闲情逸致时的即兴行为。
D.作画时,意在笔先,要融入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根据需要,恰当运用笔墨,表现出“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笔墨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提出“笔墨”的论理,主体部分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B.文章提及徐清等人突破范式的例子。论证笔墨可以创造出“气韵生动”的境界的观点。
C.文章第三段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论证“学如其人,文如其人,文如其人”的观点。
D.文章结尾部分,提到艺术灵感,阐述产生灵感的因素和作画应有的流程,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些画家文化修养很高.但画作缺乏个性,这是因为岁数大了,没有了早期的新鲜的 生命感。
B.有些画家突破范式,还是以笔为载体,用颜色和墨色写意,创造出用画色无法创造的“气韵生动”的境界。
C.中国画所用的笔墨、纸是各具特色的独特材料,脚家借助不间的材料,表现人们的人品、人格的差异。
D.画家对画要有新的思考、感悟,要冲破传统的束缚,不解决这些问题,拘泥于技法,有可能只能做一辈子的画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注]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他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等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教育产 、业、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