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1670字。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检测二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鲁迅曾区分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看非看不可的书籍”,那必须 ▲ :一种是“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前者目的在求知,不免 ▲ ;后者意在消遣,自然更可体味到读书的乐趣。至于获益,则实在 ▲ 。
A.费尽心机 正襟危坐 难以名状
B.费尽心机 道貌岸然 难分轩轾
C.劳神费力 正襟危坐 难分轩轾
D.劳神费力 道貌岸然 难以名状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化虚为实手法的一项是( ▲ )(3分)
A.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
①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
②“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
③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
④“好读书”却是“闲来无事好读书”
⑤以前读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
⑥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
A.⑤④②①⑥③ B.②④③⑥①⑤ C.②④⑤⑥①③ D.④②⑤①⑥③
4.下列关于《三国演义》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刘备伐吴兵败,退守黄龙镇,一病不起。临终时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说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如其不才,可取代之。
B.诸葛亮在五丈原与司马懿陷入拉锯战,积劳成疾,命在旦夕。他于帐中点灯祈禳北斗以求延寿,不料因有魏军探营,廖化闯帐报告,不慎将主灯扑灭。诸葛亮禳星延寿失败。
C.曹爽派人到司马昭家探听虚实,司马昭装得老态龙钟,危在旦夕。当曹爽丧失了警惕,出洛阳城祭扫曹睿陵墓时,司马昭发动政变,逼迫曹爽交出权力,随即将其杀死。
D.邓艾兵临成都,刘谌妻触柱而死,刘谌割妻及三子头至昭烈庙,哭祭先祖,然后自刎。刘禅率着太 子诸王和群臣,面缚舆榇,出北门而降,蜀汉灭亡。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