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460字。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配套检测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
  子路问成人[注]。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注] 成人:全人,完美无缺的人。
  (1) 第一则材料中孔子将“贤者”分为四个等级。《论语》选读教材中提到的人物当中        和         属于第一个等级。
  (2)对照第二则材料中孔子对“成人”的理解,第一则材料中的“贤者”能不能被称为“成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解析:(1)此题注重与教材的联系。“辟世”指逃避尘世而隐居。联系《论语》选读教材中的人物不难找出代表人物,如长沮、桀溺等。
  (2)第二则材料中孔子对“成人”提出了两个标准:①理想中的“成人”是有智慧、不贪心、勇敢、才艺兼备而又具有礼乐修养的人。②现实中的“成人”是见利思义、见危授命、遵守诺言的人。而第一则材料中的“贤者”消极避世,归隐山林,不能算作“成人”。
  参考答案:(1)长沮 桀溺(或:接舆、荷蓧丈人、晨门、荷蒉者)
  (2)不能。①在孔子看来,要成为“成人”,要么理智、寡欲、勇敢、有技艺、明礼乐;要么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始终不忘初心。②而所谓的“贤者”,无论他处于四等中的哪一等,都是“辟”字当头,他们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是却逃避社会责任,只顾洁身自好。所以“贤者”是不能被称为“成人”的。
  参考译文:
  孔子说:“贤人逃避恶浊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等的躲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等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言语。”(《论语•宪问》)
  子路问什么人是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孟公绰那样不贪心,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来成就他的文采,也就可以称为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今的所谓完美无缺的人又哪里一定能如此呢?看见利益能想到是否合乎义,见到危难敢于献身,早已约定的事不忘记去做,也就可以算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论语•宪问》)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材料二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