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有教学设计,约4390个字。
《老山界》教学设计
昆明市第十八中学谢莉萍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按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的顺序记叙事件的方法。
2、结合课文说说长征途中的艰辛,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赏析环境描写的片段,学习描写方法,体会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2、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背诵一些优美的段落,赏析环境描写的片段,学习描写方法,体会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关键: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具:大屏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边我们学习了两篇关于长征方面的诗歌,了解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只有中国工农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才能完成的伟大壮举。同学们,想一想,前边毛主席在诗词中把红军翻越险峻的大山比作的是什么呢?(可以让学生说)比作的是走泥丸、腾细浪。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老山界》这篇课文,来了解红军又是怎样克服翻越老山界的困难的。
2.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介绍老山界的地点、地形。(可让学生把预习的情况在全班交流)
二、初步认读,整体感知
1、大家课前预习过文本,请用简要的语言复述课文
2、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复述,聪明的你是否已经发现文章的顺序呢?一起讨论一下吧!
3、结合课文标题,以“谁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为思路归纳文章内容。
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4、让我们也跟着陆定一前辈去翻越老山界。
(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完成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动
第
一
天 下午 瑶民家 瑶家大嫂
天黑
夜里
半夜
第
二
天 黎明以后
下午
5、从图表来看,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明确: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
6、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2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0)山脚访瑶家。
第二层:(11——32)红军翻越老山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