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100字。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7月3日9:00—11:30】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荣格看来,原型是超个人意识的,是人类集体意识的财富。这是就原型的整体存在形式而言,而对于形式的意味却不尽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部落、不同的文化发展环境,必然赋予原型模式以不同的意义。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原型系统是兴与象。《诗》之兴与《易》之象是中国艺术和中国哲学对原型最古老的理论概括。兴象系统那些富于联系富于传统的象征物,正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型模式。
  关于象,《易•系辞上》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系辞下》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的本质是“见”,是具体的形象的,而最终归结为艺术的意象与哲学的抽象。象实际上是把对事物运动发展的理性思维,寄托于客观的物象的表现,因为现象界比理性世界有更为广阔的表现语言。
  象是一种哲学的表现方式,而兴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最为流行的观点是朱熹《诗集传》所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按照朱熹的解释,兴是“引起所咏之词”,那么它为何不去直言,却偏要来个“先言他物”呢?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谓:“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钟嵘《诗品•总论》谓:“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兴要“依微以拟议”,“文已尽而意有余”,它就不可能仅仅是个形式问题,而必须有意味,这种意味与形式的统一就是象征。
  在前人关于兴与象的论述中我们发现了二者的逻辑联系。象要“拟诸形容”,用最简单的物象涵盖最广泛的物质世界的演变规律,而兴则要“托事于物”,用最基本的形象素材去表现最复杂的感情世界。虽然象与兴一个抽象为哲学的阐发,一个升华为情感的表现,但二者在截取那些物理事实来作为自己意象阐发的媒介时,就不能不从传统出发,情感与哲理的阐发就不是单纯的物理形式,而是富有意味的文化系统。正是在这一点上二者达到了统一。闻一多《说鱼》一文认为:“象与兴实际都是隐,有话不能明说的隐,所以《易》有《诗》的效果,《诗》亦兼有《易》的功能,而二者在形式上往往不能分别。”但“隐”,并不是完全让人听不懂自己的意思,恰恰相反,因为隐是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民族心理条件下,隐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兴与象已构成了中国上古文化的原型系统,《易》之象《诗》之兴所运用的那些表情达意的自然之物,凝聚着上古人类赋予它的最深刻的文化意义,这样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象系统便同西方现代的原型批评理论取得了理论上的一致性。
  (摘编自傅道彬《兴与象——中国文化的原型系统》)
  1.(原创)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兴《易》象是中国文化原型系统中最古老的理论概括,这种兴象系统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型模式。
  B.象的本质是“见”,是具体的形象的,并能帮助人们将理性思维转换成现象界的更为广阔的表现语言。
  C.兴是文学史上探讨得很多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朱熹的解释侧重于形式,而刘勰、钟嵘的解释更强调意味。
  D.象侧重于哲学阐发,兴侧重于情感表现,但二者都需要截取一些物象或者形象素材作为自己意象阐发的媒介。
  2.(原创)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作者在对荣格观点的否定基础上,提出了兴象是中国文化的原型系统的观点。
  B.文章采用引用论证来解释“象”,通过比较朱熹、刘勰和钟嵘三人的观点来说明“兴”。
  C.文章指出理解中国文化原型系统可以从象、兴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D.文章提到西方现代的原型批评理论,但重心在于阐释中国兴象系统自身深刻的文化意义。
  3.(原创)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是所有的诗歌开头都是兴,且兴的作用不仅仅是领启下文,由此可见,朱熹的解释是错误的。
  B.“隐”的意义不言而喻,只有在时代背景、民族心理发生变化时,人才不能理解“隐”的内涵。
  C.作者认为,原型在整体存在形式上具有统一性,但涉及到形式的具体意味,民族之间各有不同。
  D.用原型理论来讨论兴象系统,既说明中西思想具有交融可能,也说明古代文化在当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