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5240个字。
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初三语文 朱超胜
第一部分
(1~3题,18分)
1.背诵·默写(10分)
(1)按课文原句填空(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①薄暮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②______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按要求填写课文原句(7分)
①《观刈麦》一诗中,作者为自己从不干农活却丰衣足食而感到深深愧疚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故事的内容,体会加点文字的含义,在文中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语句。(4分)
一个人历尽艰险去寻找天堂,终于来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门口欢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大门的人诧然问他:“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大惑不解:“你难道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守门人茫然摇头:“你从哪里来?”“地狱。”守门人仍然摇头。欢呼者似有所悟,慨然嗟叹:“怪不得你不知道天堂何在,原来你没有去过地狱!”
你若 ,那么 便是进了天堂;你若 ,那么 便是进了天堂。总之,若没有其中一样,你是断然不会拥有另一样的。
3.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遇到一位高龄老人过生日,乾隆乘兴为老寿星题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下联是: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①这位老寿星的年龄有:______岁。
②你是如何知道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4~20题,52分)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4~7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