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8540字。
永安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63分)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顺遂(suí) 露马脚(lòu) 扪心自问(mén) 荷蓧(diào)
B. 兵不血刃(xiĕ) 雕栏玉砌(qì) 芙蓉浦(pǔ) 模样(mó)
C. 木铎(duó) 飧(sūn) 勖(mào) 寿且孳(zī)
D. 殆(dài) 舞雩(yú) 沂(yí) 呱呱坠地(gū)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项,顺遂(suí)——suì);B项,兵不血刃(xiĕ)——xuè,模样(mó)——mú;C项,勖(mào)——xù。故选D。
2.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叔孙武毁仲尼(毁坏) 因之以饥馑(继,接着)
B. 是知津矣(渡口) 往者不可谏(挽回)
C. 妪每谓余曰(婢女) 或凭几学书(书案)
D. 余既为此志(志向) 如五六十(或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毁”,结合后面“仲尼”分析,“毁坏”错误,应该译为毁谤。C项,“妪”,老年妇女。D项,“志”,结合动词“为”分析,“志向”错误。译为一种文体,以记事为主。句意: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故选B。
3.下列各句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早缫而绪 鼓瑟希 偃仰啸歌
B. 既然已 咏而归 植其杖而芸
C. 序天伦之乐事 道之斯行 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D. 而母立于兹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 久不见若影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对通假字的考查一般都不会离开课内所学内容。做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特别是课外文言文,要根据试卷所提供的注释把选文读懂。然后再仔细审视被考查的通假字所在的语境,调动知识储备,根据上下文文意,推敲其意义。A项,“而”通“尔”;“希”,通“稀”。B项,“已”通“矣”;“芸”通“耘”。C项,“序”通“叙”;“道”通“导”;“彫”通“凋”。D项,“而”通“尔”;“辟”通“避”。故选C。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吾一日长乎尔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B. 仰之弥高 摄乎大国之间
C.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夫子莞尔而笑
D.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为民请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介词,因为;介词,用。B项,代词,指孔子之道,亦指孔子其人;助词,的。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项,介词,替、给。故选D。
5.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抑耗其实而已
B. 余久卧病无聊
C. 今已亭亭如盖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