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050字。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人们往往会讴歌“企业家精神”,但却排斥“自利”,殊不知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企业家精神很大程度上是自利驱动的,当一个人不能从自己的行动中获得回报时,他就难有激励去发挥自己的才能,鼓励企业家精神就要肯定人的自利。
  ②人都是想改善自己的境遇,企业家当然也不例外。个体的自利动机既有可能是想赢得他人的尊重,也有可能就是想多赚钱,我们不能对这两种“动机”加以区分,事实上也是难以加以区分的。不同的自利动机都有可能促成个体发挥企业家才能。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企业家,不能看他的动机,而要看他是不是敢于承担风险,具有创造性和判断力等等。
  ③在合法的前提下,企业家越是自利,越有可能发挥才能。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家努力服务好消费者,只有这样,企业家才能赢利。市场经济的奥妙,就是使得企业家在追求自利的过程中实现公共利益。这也是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既然企业家为他人创造了财富,那么有机会获取利润回报也是自然而然的。
  ④从广义上说,“利他”也是一种“自利”,因为利他也是使自己得到更大满足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关心企业家的动机究竟是自利的还是利他的,而是要关心企业家的行为是不是符合正当的规则。正当的规则保障企业家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是“自利产生公共利益”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那种最有利于他人的行为也是最有利于自己的,这种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模仿,便成为规则。货币、语言和法律都是这样产生的。这些规则协调个体的行动,把无数个体的自利行为结合在一起,构成社会。
  ⑤在这些正义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是“产权制度”。企业家精神必须在产权制度上得到体现,实际上,正是企业家的财产权使企业家承担风险,也获取相应的回报。假如没有人为企业的经营承担风险,那么这样的企业严格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合理的产权制度会把企业家的自利和企业的发展协调起来。假如一种制度鼓励企业家付出,但剥夺他从自己的行动中获取收益的机会,那么这种制度就会扭曲企业家的行为。
  ⑥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家的创造性是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肯定企业家的自利,在产权设计上保障企业家的合法收益权,会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造性,这不仅会促进企业的发展,也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摘编自朱海就《企业家精神与自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企业家精神”完全是“自利”驱动的,两者密不可分,甚至内涵相同。
  B.一个人如果能从自己的行动中获得回报,就更有激励去发挥自己的才能。
  C.市场竞争能促使企业家努力服务好消费者,只有这样,企业家才能赢利。
  D.好的制度既鼓励企业家付出,也保障他从自己的行动中获取收益的机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门见山,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流行观点来印证作者对“企业家精神”的认识。
  B.文章第③段引用斯密“看不见的手”的说法,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一个极其重要特点。
  C.文章第④段讨论“利他”与“自利”的关系,论证“自利”后才能“利他”的观点。
  D.文章围绕“企业家精神与自利”的论点,从“企业家精神”和“自利”两方面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企业家精神”包括敢于承担风险、具有创造性和判断力等方面。 
  B.“自利产生公共利益”的前提,是企业家的行为符合正当的规则。
  C.不能把企业家的自利和企业发展协调起来的产权制度是不合理的。
  D.充分发挥了企业家的创造性,整个国民经济就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日,中山大学调整包括社会工作在内的18个本科专业,引发关注。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专业首次亮相,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高校专业设置并非一成不变,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或“瘦身”,或新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