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90字。
分门别类话梳理,条分缕析重实绩
---例谈《兰亭集序》重要基础知识梳理
积累是知识储备的基础,梳理则是知识应用的关键,如果说积累是感性的,那么梳理就是理性的。我们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典诗文都是传统语言文化的精髓,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把积累和梳理贯穿教学的始终,就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述能力得以潜移默化的快速提升。下面就以《兰亭集序》为例谈谈重要基础知识的梳理。
一、基础常识
(一)文体知识:
序: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写书的目的及成书经过;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扬州慢》,前面都有一段序。本文是王羲之为兰亭集会的诗集作的序。
(二)文学知识: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原籍琅琊,定居山阴。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因作过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典故。
(三)文化知识:
1.纪年方法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本文“永和九年”。
③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成亥)的合称,以十干与十二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如文中“岁在癸丑”。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核舟记》“天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