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24040字。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理解和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敕造(chì)踌蹰(chú)朱拓(tuò)猿猱(náo)
B. 喧豗(huī)急暮砧(zhēn)绾着(guǎn)青冢(zhǒng)
C. 瞋目(chēn)呕哑(ōu)惘然(wǎng)狗彘(zhì)
D. 骐骥(jì)两靥(yàn)忌讳(huì)中绳(zhòng)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考生要注意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常见字的字音,要养成读正确字音的好习惯。A.朱拓tà;B.绾着wǎn;D.两靥y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快弹数曲:畅快 B. 委身为贾人妇:商人
C. 明年秋:第二年 D. 歌以赠之:唱歌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D项解释错误,“歌以赠之”的“歌”:能唱的诗,指写作这首诗篇。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使人听此凋朱颜
A. 而耻学于师 B. 外连横而斗诸侯
C.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D. 小学而大遗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可根据对课内词语活用的积累,根据常见的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类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例句中“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凋谢。A项,“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B项,“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C项,“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D项,“小”“大”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分析可知,B项横线上的字与例句加线字用法相同。故选B。
【点睛】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主要有:
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数词的使动用法。
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就是把句子的成分先画出来,然后看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4.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君子生非异也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 却匈奴七百余里 D.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能力。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A项,“生”同“性”,天性,本性;B项,“无”同“毋”,不要;C项,没有通假字;D项,“不”同“否”,指不从师学习。故选C。
【点睛】通假字辨别规律:
通假字有其规律,通假字和本字之间有一定关系,认识这种关系,有助于理解假义提高阅读能力。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代替“避”。
(2)师者,所以传道事业解惑也。(《马说》)“受”代替“授”。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食之不能尽其才(《马说》)“材”代替“才”,才能。
3.同声旁的“形声字”相互代替
为长者折枝。(《齐恒晋文之事》)“枝”代替“肢”。
4.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通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