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70个字。

  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迨”“拜谒”“疏懒”等字词的音形义,了解作者及《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读懂重点句子。
  2.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体味精练畅达的语言。
  教学难点
  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作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发生在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节选自《三国演义》,它就是《三顾茅庐》。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
  2.知识链接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