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0770字。

  田家炳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儒家哲学中,“中”的最基本含义是“标准”、“限度”的意思。由于“中庸”强调坚持某个标准和限度,因而在社会激剧变动时期就有可能成为维护某种旧事物,调和矛盾,反对变革的观点和方法,这是“中庸”思想局限性的一面。但是,“中庸”思想中也包含着任何事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思想。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句话,最具体地体现了“中庸之道”。仅就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点来说,其目的确实是要调和“文”与“质”。但是,这种调和并不是对矛盾的简单地否定或抹杀,而是在意识到对立面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前提下,在实践行为中保持矛盾的某种平衡,从而取得最好实践效果的办法。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出和坚持把握一定的“标准”或“限度”即用中或用和,作为实践行为的准则,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客观需要。
  但“用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相反,他们是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贯彻“和”的前提。不讲原则的为和而和是不可行的,不用礼的原则加以节制的和也是不可行的。为此,儒家严格区分“和”与“同”这两个概念。“和”是指不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之间的互相补充与配合,而“同”则是指相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的彼此附和与合流。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互配合,就能产生新的事物,而相同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则不可能生出新事物。所以,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其次,“和”或“中”也包含有不要陷于某一偏面,而应兼备两面或多面的意思。三国时的刘劭以“兼德”来解释“中庸”。他说:“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人物志•九征》)他认为,仁、礼、信、义、智五种品德,是各有所偏的,只有兼备此五德的人,才是最完美的,而“中庸”就是指的能兼备五德的品德。同时,他还认为,“中庸”之德有防止人在行为方面的过分拘谨或放肆,以及指明人的短处而弥补其不足等重要的作用。
  “用中”或“用和”是反对无原则的为中而中与为和而和的,但是如果对坚持“用中”和“用和”的原则作僵死的理解,而不懂得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变通,那么其结果同样是陷于为中而中与为和而和的偏面。“用中”不仅需要有坚持原则的一面,而且也要有灵活变通的一面。
  (摘编自楼宇烈《用中和时中》)
  1. 下列对文中“中庸”一词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中庸”有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等思想局限性, 因为强调坚持某个原则和限度。
  B. “中庸”思想中也包含着任何事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思想。
  C. “中庸”也指兼备仁礼信义智五德,有防止人在行为方面过分拘谨或放肆等作用。
  D. “中庸”具有辩证观,不仅需要有坚持原则的一面,而且也要有灵活变通的一面。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论述“中庸”思想时,主要采用了两两对比的方法,如优劣正反全偏等等方面。
  B. 全文在宏观整体上,从开头到结尾,三个自然段在思路上呈现着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C. 作者在行文时,论据充分翔实。每提出一个观点后,都要引用儒家的原话并注明出处。
  D. 在第二自然段,作者用“其次”一词引领下文展开论述,体现了分条陈述的行文思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为了严格区分“和”与“同”这两个概念,才提出要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贯彻“和”的前题。
  B. 在作者看来,如果坚持了一定的原则,并懂得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变通,才可能真正做好“用和”。
  C. 孔子提倡“和”反对“同”,是因为相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之间可以互相补充配合并产生新事物。
  D. 三国时的刘劭认为,要做到“兼德”,既需要兼有五种品德,还需要指明人的短处并弥补其不足。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中‘中庸’一词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中庸”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A项,“是因为强调坚持某个原则和限度”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由于‘中庸’强调坚持某个标准和限度,因而在社会激剧变动时期就有可能成为维护某种旧事物,调和矛盾,反对变革的观点和方法,这是‘中庸’思想局限性的一面”分析,在表述原因时,指出坚持某个“原则”,是与原文不一致的,原中在此处提出的是“标准”。“标准”与“原则”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