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80字。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淄博市临淄区第三中学 王爱民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一词多义的现象。
2、理解“痴”的内涵,认识张岱这个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2分钟)
猜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明朝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领略作者看雪的独特心情。(板书)当代散文家梁衡曾经称赞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两幅精美的画轴(出示ppt):淡雅、高洁,惹人喜爱。今天,就让我们来细细的欣赏这幅画轴。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音和词义。(5分钟)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出示PPT,读准字音。
3、采用竞赛的办法来掌握一词多义的现象。
三、咬文嚼字来说“痴”
活动一:一字定评。(5分钟)
齐读课文,声音响亮。要求读完后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评价张岱。
1、找“痴”。
生:可以用“痴“来评价张岱。
师:真聪明。其他同学找的是不是这个字?
出示舟子的话,齐读。品味“痴”字的含义。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 读“痴”。
(1)指名翻译这句话的意思。
(2)师:舟子这句话是说给谁听的?你怎么知道的?
生:从“喃喃”这个词可以知道,喃喃,就是小声嘟囔。
(3)师:你从这句话里读出了舟子对张岱和金陵客夜晚到湖心亭看雪这件事的什么看法?
生:大惑不解,觉得不可理喻
(3)你能把舟子大惑不解的神情读出来吗?
教师指导:语速要快还是慢?再来一遍。脸上要有表情,再试试。
① 教师指导:语调太平,我们来处理一下。(PPT显示)重读两个“相公”,在下句的“更有”后面顿一顿,读到“相公者”的时候声调降下来,疑惑不解的语气就有了。
师:是不是好多了?按这个方法齐读一遍。
② 师:当我们在表示对一个人的行为很不理解的时候,头经常会有什么动作?好,那我们在念到后面的第二个“相公”的时候加一个摇头的动作试一试。一起来试一试。
师:这样是不是更好了?
“痴”里一个“知”,表示正常的理智,外加一个病字头,表示行为异于常人。让我们看看张岱痴在何处。
活动二:问“痴”(5分钟)
师:你觉得张岱“痴”在何处?
(一)行中见“痴”
生答:痴在雪夜去湖心亭看雪。天气极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