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11180字。
三明市宁化县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 1.本试卷8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2)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微君之躬, ?(《式微》)
(5)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 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8) 挑兮达兮, 。(《子衿》)
(9) 寂寥无人, , 。(柳宗元《小石潭记》)
(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是: , 。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庄子》现存33篇,《北冥有鱼》选自内篇《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外篇《逍遥游》。
B.《核舟记》是明代著名的江南才子、文学家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性文章,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C.《礼记》由西汉戴圣编纂,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仪礼》的文章选集,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
D.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婵娟”“黄发”“垂髫”来分别代指家乡、月亮、老人、小孩。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人生如旅途,中间有一扇扇庄严神秘的大门,门与门之间,有向往,有努力,有艰辛,有失落,总留给我们甲(A.浓厚 B.丰厚)的积淀。青春,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在人们的企盼中倏 ① (A.shū B.sū)忽而逝,又在人们留恋中姗姗而来。当心灵的帆船回sù ② (A.朔 B.溯)岁月的长河时,我们能够看到:在那阳光明媚、金色的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乙(A.掩映 B.掩藏)在诗词中,最耀眼的是那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
(1)根据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 ②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在人们的企盼中倏忽而逝,又在人们留恋中姗姗而来。
修改句: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5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4.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页下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C.“牛困人饥日已高”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过程,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