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题,约15600字。
济南市历城二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19-5-5
话剧将难以立足;没有宽广的文化胸襟和广采博收的气度,中国话剧将难以发展。因此,话剧人应 当不断努力,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民族艺术精华,借鉴外来艺术经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精品。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 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3 个小题。
谈到中国话剧艺术,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现代属性,其次会想到它的现实使命。它是顺应中国
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从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和开启民智的现实需求出发,借鉴西方戏剧 经验而创造生成的舞台艺术,发挥着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话剧未生成之前,中国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和抒情特点,以歌舞演故事,以写 意性与程式化表演,以典型化、符号化脸谱和曲牌体、板腔体音乐模式,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 理和欣赏习性。
20 世纪初,近代社会的历史变局,决定了中国话剧的必然出现,它是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 的文化选择,是中华文明涅槃重生的历史嬗变的产物,也是民族自强、文化振兴的使命承担。
1907 年秋,王钟声公开声称要以演剧为手段,“唤起沉沉之睡狮”。他表示:“中国要富强, 必须革命;革命要靠宣传,宣传的办法,一是办报,二是改良戏剧。”鉴于改良社会的急迫性,新 剧的倡导者抛弃了门派众多、技艺复杂的戏曲,而选择了更具灵活性、实践性的话剧艺术作为创新 的突破口。话剧不是供人欣赏的“玩意儿”,而是唤起民众、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
早期话剧与戏曲的关系实属藕断丝连,朱双云《新剧史》所概括的“生类”“旦类”,显然脱 胎于戏曲行当。然而,新兴的话剧不同于戏曲,话剧对以艺术的方式反映真实、思考人生、发挥现 实作用的强调,显然不同于成熟的戏曲艺术对形式美的倚重,而是更加彰显了社会人生的参与感、 在场性和现实功用。
话剧对传统戏曲精神的融通,充分表明话剧艺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可行性。《商鞅》《李 白》《蔡文姬》等话剧的持续热演,《杜甫》《苏轼》《詹天佑》等话剧对历史人物的重新书写, 都表明民族文化史和心灵史对于当代话剧创作的重要意义。历史上出现的优秀话剧,无一不是作者 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的显现,无一不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无一不是中国式普遍伦理道德 和社会正义的体现。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不在于它多大程度地融入了传统戏曲的外在表现手法,尽管这是话剧民 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更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契合了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即从骨子里流露出“中 国特色”“中国气派”。没有深厚而活跃的民族艺术精神,没有深厚而扎实的传统艺术底蕴,中国
(摘编自宋宝珍《中国话剧:110 年的回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中国话剧是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出现的、具有现代属性的舞台艺术。 B.中国话剧以满足时代要求和现实需求为目的,发挥着其它艺术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 C.戏曲顺应中国文化的诗学传统和抒情特点,培养了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习性。 D.中国话剧是国人民族意识走向理性自觉的文化选择,促成了民族的自强、文化的振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章从话剧的现代属性入手,阐述了中国话剧的产生、作用、精神内涵和民族特色。 B.文章通过梳理中国话剧与传统戏曲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二者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C.文章引用王钟声的话,意在阐明话剧诞生之初,它的实用性远远大于其艺术性。 D.使用旧题材的《商鞅》等新话剧演出获得成功,证明话剧融通民族文化是可行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早期话剧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思考,对传统戏曲所倚重的形式美不太关注。 B.中国话剧如果能高度契合民族精神和美学神韵,日后的发展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C.话剧是文化素养的显现,内容与形式结合的产物,伦理道德和社会正义的体现。 D.话剧人如果能够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吸纳外来艺术精华,就能创造出艺术精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3 个小题。
材料一: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南美大陆的巴西、阿根廷,非洲大地的摩洛哥、 南非……汉语正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全球“汉语热”还在持续升温中。汉语究竟有多 热?从一组数据和一个事例就能看得出来:截至 2017 年底,单是官方的孔子学院在全球就有 525 所,此外还有 1113 个中小学孔子课堂,这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