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540字。
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选项比对技巧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方法
1.锁定关键词、关键句。
2.回归原文定位,找出相应区间。
3.进行信息比对,发现信息差别。
二、“四重比对”
1.比对词语,看选项是否偷换词语概念。
2.比对句子,看选项是否偷换句意。
3.比对句间关系(分句间、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4.比对论据和结论,看论据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成立。
三、转述方式
选项设置常用的转述方式主要有三种: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四、十三种命题形式(注意,这十三种命题形式是论述类文本中最基础的命题形式,2014年以后在这些命题形式上的设置难度提升,更加关注的不再是简单的词语的信息比对,而是下面介绍的几种情况。而这些基本的情况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偷换概念
2.无中生有
3.强加因果
4.因果颠倒
5.夸大事实
6.扩大范围
7.以偏概全(选项以部分替代整体或遗漏了信息)
8.颠倒是非
9.表述绝对化(注意条件与结论,注意“就”与“才”)
10.张冠李戴(混淆对象)
11.答非所问(注意题干,选项于题干而言“答非所问”)
12.混淆已然和未然(混淆已发生的与未发生的)
13.混淆或然和必然(混淆或许发生的与必然发生的)
五、熟悉命题手段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文本原句进行了改装、重组,这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删”,即删除原文句子中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句子原意。
2.“漏”,即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3.“改”,即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4.“凑”,即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
六、“正确选项”的“变形”处理
“正确选项”指的是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变形”是指在符合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常常对语句做最大限度的外形变化,来个“似非而是”; “错误选项”指的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它在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常常对语句对最小限度的外形变化,来个“似是而非”。一道题目中,三个选项“似非而是”,一个选项“似是而非”,常常让人云里雾里,分不清真假。“错误选项”人们都很重视,不但每道题都有解析,系统总结也随处可见;而“正确选项”的“变形”处理,虽很重要但常被人忽略,所以对其进行专门探讨有其必要性。
1.从同一个意思的多种表达看:同义替换
【原文出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
【选项表述】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