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010字。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语基落实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承大祭(jì)  勿施于人(shī)  雍虽不敏(yīnɡ)
  B.樊迟(Fán) 错诸枉(wǎnɡ) 举皋陶(táo)
  C.举伊尹(Yī) 其恕乎(shù) 能济众(jì)
  D.近取譬(bǐ) 弘毅(yì) 长处乐(chǔ)
  解析:A项,“雍”应读“yōnɡ”;B项,“陶”应读“yáo”;D项,“譬”应读“pì”。
  答案:C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归:归附。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事:从事、实行。
  B.出门如见大宾 见:看见。
  使民如承大祭 承:承当。
  C.在邦无怨 怨:埋怨,责怪。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已:停止。
  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约:约束。
  知者利仁 利:利用。
  解析:A项,归:称许、赞许。B项,见:接见。D项,约:贫困。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不可以长处乐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解析:A项,形容词用作名词;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
  A.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B.仲尼岂贤于子乎
  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D.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解析:D项与例句相同,都是介词,表范围,从。A项,介词,引出宾语,不译;B项,介词,表比较,比;C项,介词,表对象,对。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