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650字,答案扫描。

  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性学情调研
  语文试题             2019.09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文学教师是作品与读者两个主体间对话的中介,他既要准确地捕捉作者     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还要敏锐地     、及时地接受学生的情绪信号,并娴熟地运用情绪协调技能,将两者情感调整到适宜的距离,从而创造出     、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A.渗透探测物我同一 B.浸透探测物我同一
  C.渗透侦察物我统一 D.浸透侦察物我统一
  2.下列两首近体诗□内,依诗意、格律而言,最适合填入的词语是(3分)
  甲.草色青青柳色口,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口。
  乙.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口。好是满江□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A.黄/尝/偏/涵 B.凉/长/暗/映
  C.凉/尝/酣/映 D.黄/长/衔/涵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学创作的真实不等于历史考订的事实,    ,恰像不能天真地靠文学作品来供给历史的事实。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    ,算不得考据,     ,所谓穿凿附会;    ,曲传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    ,抛弃了它的创造的职权。考订只断定已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诗歌、小说、戏剧比史书来得高明。
  ①否则它就没有尽它的艺术的责任
  ②因此不能机械地把考据来测验文学作品的真实
  ③而艺术可以想象当然和测度所以然
  ④要不然它就丧失了谨严
  ⑤而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的隐藏的本质
  ⑥或者变成不安本分、遇事生风的考据
  ②④⑥⑤①③ B.④①⑥③②⑤
  ②①⑥④⑤③ D.④②⑥③①⑤
  4.阅读右图,对照相机原理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
  A.焦距是指从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成像面(焦点)的距离。
  B.焦距越长,则越能将远方的物体放大成像。
  C.焦距越短,则越能够拍摄更宽广的范围。
  D.照相机主要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性质成像,而不是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教战守策》
  苏轼
  ①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②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