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8030字。
“山江湖”协作体 2021 届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统招班)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来,“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始终结伴而行。于是,针对考生开办的“补习班”便应运而生。
说起古代的“补习班”,书院无疑名气最大、招牌最亮。书院分官私两类。私人书院最早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官办的书院则是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之场所。唐末至五代期间, 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进而打破了集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的官办书院“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私人书院主要是给业余时间愿意学习或是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的学习场所。
进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北宋初期,私人开办书院的现象越来越多,据史料记载,两宋时 的书院达700 所,且大多为地方上热爱教育和文化的人出资兴建。他们花重金聘请已回乡或致仕的举人、进士或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老师,欧阳修、梅尧臣、朱熹等都给书院的学生上过课。 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还锻炼学生们写八股文的能力,熟悉八股文的格律、步骤等。唐朝和宋朝的科举考试,策问一科是学生们的重点复习对象。于是,一些“年度热点问题”便成 为学生考前必须掌握的重中之重,有的学生考前就针对可能的考题作好文章并背熟,一旦考到, 直接默写出来。明清时代,科举更为火爆,明代各类书院发展到 1000 多所,针对科考“八股 文”,这些书院纷纷高薪聘请“名师”和已考取功名的才子担任补习老师,那些科场老手根据自 己的考试经验,精心选编诸多标准的八股文训练学生,并装订成册供学生学习模仿,以便科考 取得高分。由此可见,模拟考试以提高中榜率,古人已经有相当多的经验。
更神的是,古代也有“押题”达人。史上最牛的“高考补习班”老师吕祖谦“押题”简直神乎其神。乾道二年和乾道八年,他在为母亲和父亲守丧时,开办了“高考补习班”,亲自编写《丽泽讲义》《东莱博议》等辅导教材,朱熹的儿子、张栻的女儿都曾投其门下求学。特别是针对科考,吕祖谦还专门创立了类似现代中学的“AA 班”,并量身定制了一册“模拟复习大纲及考题”,因封面为黄色,所以又称“黄册子”,传说一名学生拥有“黄册子”且能正确解答里面的题目,科考就能顺利过关。于是,前来“补习”的学生“至千百”。吕祖谦最得意的学生巩丰在《咏玩珠亭》中说:“岁时来上冢,车马隘阡陌。念昔事先生,同门至千百。”在当时,“同门至千百”可谓天文数字。
自宋仁宗执政末开始到清朝取缔科考止,封建朝廷也多次打压私人开办的书院,但都未能根绝。
(摘编自赵柒斤《北京晚报•古代科考也有人押题》,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私人书院产生于唐末至五代期间,宋代、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从宋仁宗起多次遭到打压。
B. 私人书院这一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对佛教禅林讲经制度的模仿。
C. 官办书院集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私人书院则主要为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学习场所。
D. 古代的“补习班”是伴随着科举产生的,其中名气最大、招牌最亮的非书院莫属。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三、四段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论证古代通过模拟考试提高中榜率。
B. 文章第二、三段论述了书院的产生、发展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存在着一定关系。
C.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论证了“书院的功能”,论述的重点是私人书院。
D. 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方法,突出了来私人书院“补习”的学生数目之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欧阳修、朱熹等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老师,所以当时的人愿意出资兴建书院。
B. 因私人书院打破了官办书院“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所以虽遭打压但未根绝。
C. 吕祖谦针对科考,对书院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大胆创新,于是前来学习的人很多。
D. 只要熟读四书五经,熟悉八股文的写法,掌握“年度热点问题”,就能通过科举考试。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项,“私人书院产生于唐末至五代期间”错误,原文“私人书院最早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唐末至五代期间……进而打破了集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的官办书院‘一家独大’的垄 断局面”,应该是在“唐末至五代期间发展起来”。B项,“直接原因”分析错误,原文“唐末至五代期间,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低到高分别是劳务出口和自然资源出口、产品出口、知识产权的共享。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我国的对外合作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与知识产权共享相结合的形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