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2160字。

  豫南九校2018-2019学年下期第二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学史上,素来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说法。今文经与古文经,最初是指以今文(汉隶)、古文(籀书)两种不同的字体写成的经书。
  我国古代文字从殷代的甲骨文和殷周金文发展到战国时代,字体屡经变迁。战国时秦国境内,基本上通用“籀书”,亦称“大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在“籀书”的基础上加以简化成为“小篆”,或称“篆书”。秦代的“书同文”即以这种篆书来作为标准的字体。至于六国境内的文字,与籀书、篆书不完全一样。现在我们尚能见到的六国文字,如战国古钱币、青铜器、近几十年出土的楚简上的文字以及《说文解字》中所载“古文”,均属此类,有的学者统称之为“晚周古文”。这种古文字由于地区及时代早晚不同,差别较大,但它们都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所以习惯上统而言之曰“古文”。
  战国后期,除了大篆和这些“古文”外,还出现了一种字体,就是“隶书”。在秦代,通行的正式字体是小篆,如秦刻石及秦权(秦官府批准的标准砝码)铭文都是小篆,但在官府中的公文及民间流行的字体则主要是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已取代小篆成了最通行的字体。所以在汉代人看来,隶书是当代的字体,因此名之曰“今文”。经典若是用战国古字写的,就是“古文经”,用隶书写的就是“今文经”。
  今、古文经的字,难免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有时今文经正确,有时古文经正确,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古文经虽以六国时的古文字缮写,但从西周或春秋时代传到战国,中间也难免有抄错或记错的地方。今文经虽大多是汉人写的,但有时因为依据的底本好,也可能反比某些古文经为胜。今、古文经的异字的成因,大致有四种情况:假借字,异体字,误字,误句。其中,假借字数量最多。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不但是指所持底本字体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就对于经典内容阐释方面的差异而言的。今文经学的特点是关注现实政治,致力于发掘、发挥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董仲舒提岀:“《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春秋繁露•精华》)他不承认经典本义有固定不变的解释,而强调解释是随着人们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断变化的,不必拘泥于古义。今文经学彰显了经典的时代意义,植入了许多前人未见的思想,从而使经典的阐释历久弥新。
  古文经学多把六经当成信史,讲文字训诂,留意典章制度,注重历史事实,具有浓厚的实证色彩。古文经学家具有朴实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方法,所以他们常常能够对古籍作出正确的和比较合理的训释,从而彰显那些被今文经学家文饰、遮蔽的文本原意;他们的训释成为后人理解古籍的重要参考。
  (摘编自边家珍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1.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学史上,今文经是指以今文(汉隶)写成的书籍,古文经是指以古文(籀书)写成的书籍。
  B. 我国古代文字从殷代的甲骨文、殷周金文发展到战国时代的大篆和小篆,字体屡经变迁。
  C. “今文经学”关注现实政治,致力于发掘、发挥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彰显了经典的时代意义。
  D. 古文经学家常常能够对古籍作出正确的和比较合理的训释,因此学风朴实、治学严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指出经学史上素有“今文经”与“古文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说法。
  B. 文章依次论述了“古文”与“今文”、“古文经”与“今文经”、“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C. 文章不仅分析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研究方法的不同,也指出了其重要影响。
  D. 文章思路清晰,在论述今文经学的研究特点时举出了董仲舒的有关论述,说理充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文经虽然大多是汉人写的,依据的底本好,但其中舛错的文字不一定比古文经少。
  B.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的演化过程,呈现出由繁到简、易于书写的特点。
  C. 今文经学不泥古,善挖掘新意的治学方法,对于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D. 古文经学家具有实证色彩的朴实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方法,为后世的治学者树立了典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要求选出“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书籍”扩大了范围,应为“经书”,且不同历史阶段所指也不同,“今文经与古文经”最初指以今文(汉隶)和古文(籀书)写成的经文;后来的古文经指“用战国古字写的”,战国时的文字不仅包括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制定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公布。诸如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严禁学生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等,方案列出一系列为儿童和青少年“护眼”的硬措施。
  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