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有教学设计,约3330个字。
《散步》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散步》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重视通过朗读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散步》记叙了一家三代四口人在野外散步的小事,以小见大话亲情,举轻若重道责任,文中的并列对称句式与大词小用的语言表达蕴含了浓浓的亲情与责任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可以理清一家四口散步的事情发展,初步体会文本体现的亲情,但对文本蕴含的责任感受不够明确与深刻,对亲情与责任感的体验也只是停留在感觉表面,不能很好地从语言表达层面去体味蕴含的情感,需要教师引导赏析文本并列对称句式与大词小用语言表达特色,更深刻地体味语言表达蕴含的情味。
教学目标
1、感知“我的”语言表达蕴含的亲情与责任感。
2、理解景物描写渲染春天气息,衬托幸福愉悦心境的作用。
3、体味并列对称句式与大词小用蕴含的浓浓亲情与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法、问答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0分)
1.激活生活经验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散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很常见的小事,相信同学们都有体验过,同学们在散步的时候是什么体验呢?
预设:生举手自由发言。
那么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体验跟我们的是否有所不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莫怀戚先生的《散步》。
2.我会读下列词语,并会解释部分词语的意思。(投影出示)
嫩芽(nèn) 霎(shà)时拆(chāi)散熬(áo)过分歧(qí)水波粼粼(lín)委屈
3.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佩服。
水波粼粼:水面明净。
分歧:(思想、意见等)不一致,有差别。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4.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初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预设:莫怀戚一家四口散步的小事;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谈谈对文本的初印象:相亲相爱一家人、亲情、责任、温馨等等。
二、体味“我们”,感受亲情与责任。(15分)
1、文中有一句话能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同学们能找出来是哪一句吗?
ppt展示: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这句话的语言表达是最简洁的吗?是否有些重复啰嗦。
3、这样的内容平常习惯是怎样表达的?对比找出不同之处。
预设:我们一家四个人在田野上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
不同:列举说明;重复“我的”。
4、作者这样选用词语和选择句式,你能否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引导结果:选用的句式有强调的意味,不仅说了“我们”,后面更是列举了“我们”的各个成员,这说明家庭中每个人都很重要,不可或缺,弥漫着浓浓的爱意,这里就体现了亲情。(列举好朋友点人名帮助理解并列每个角色的重要性)还有,作者在每一个家庭成员前面都加上了“我的”,强调了“我”的身份的重要性,把所有的责任都放在了“我”的身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