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67张,学案、练习约8310+5380字。
6 芣苢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一、读准字音
芣苢(fú)(yǐ ) 掇(duō) 袺(jié)
襭(xié) 阴霪(yín) 村酤(gū) 廪(lǐn)
二、一词多义
(1)之薄言采之(代词,代“芣苢”)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动词,往,朝某方向走,到……去)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结构助词,的)何陋之有(《陋室铭》)(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薄薄言采之(助词,无义)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动词,迫近;接近)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并序》)(形容词,淡薄)
(3)博多博村酤劳苦辛(动词,讨取,换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贾生列传》)(形容词,广博)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形容词,广泛地)
三、文白对译
芣 苢
采 采 芣 苢,薄言采之。采 采 芣 苢,薄 言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
有之。采得来。采采:茂盛的样子。芣苢:车前草。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有:取得,获得。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 薄言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
捋之。捋下来。掇:拾取,摘取。捋:从茎上成把地采取。
采采芣苢, 薄言袺之。 采 采 芣 苢, 薄言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
襭 之。衣襟兜回来袺:提起衣襟兜东西。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 收 新 麦 继 陈谷, 赖有诸 孙替老人。想要收割小麦接续上上一年的陈谷,这要依靠孙辈们来替我收割。
……
课时分层作业(六)
[基础运用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fú yǐ) 拾掇(duo) 场圃(pǔ)
B.捋袖子(lǚ) 袺(jié) 赋诗(fù)
C.襭(xié) 阴霪(yín) 怜汝(rǔ)
D.村酤(gū) 仓廪(lǐn) 依赖(lài)
B [B项,“捋”应读“luō”。]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言采之 代词,代“芣苢”
B.三夜阴霪败场圃 连绵不断的雨
C.多博村酤劳苦辛 动词,讨取,换取
D.采采芣苢 动词,采摘
D [采采:形容词,茂盛的样子。]
3.下列对《芣苢》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的表现了采摘野菜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D 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A [A项,“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诗歌开头说“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开篇就是说采芣苢,并没有用他物起兴。]
4.我国文学史常有将名人并称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三人。
B.“韩柳”指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
C.“班马”指历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马迁。
D.“苏辛”指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辛弃疾。
C [C项,“班超”应为“班固”。]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