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210字。

  邵东一中2019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及考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2.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用黑色中性笔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几年,无论是各大院团还是诸多影视制作机构,对剧本重视程度都大大提升。像重金买下某小说改编权、热门编剧遭影視方争抢的例子,时常见诸媒体。“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的重要性在相关部门政策设计中也逐渐凸显,如国家艺术基金出台的青年编剧扶持计划等。
  与此同时,放眼全国创作实际,“剧本荒”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剧本还没立住就拿着大纲匆匆上马排演、开拍的现象仍为业界所诟病。这提醒我们,重视和加强剧本创作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文艺创作要想强起来,文学基础、创意基础必须做强做实。
  在文艺创作生产链条里,需要端正对编剧环节的认识。作家和编剧创作的故事和文学形象,是艺术创造的创意源头,是舞台和影视产业“基础的基础”。导演表演、服化道、声光电等一切再创造,都建基于剧本之上。剧本这一前端环节打不牢,后续制作将“地动山摇”原创得不到足够尊重,只会让跟风抄袭大行其道。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院团热衷于请大咖级导演,试图将一度创作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二度创作解决。客观上说,很多导演为此立下汗马功劳,但有时文学原著或文学剧本“先天不足”,再优秀的导演也难以点铁成金。其实剧本的后续制作、改编、搬演必须遵循创作规律。
  作为创作主体的编剧需要保持创作初心,坚持品质至上。在戏剧界、影视界对文学剧本的旺盛需求之下,剧本产量激增,艺术生产周期缩短,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跟风创作,导致作品内容贫血缺乏特色,缺少灵光。像先贤那样“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益求精变少了,有些编剧不再关心自我是否有突破、有超越,满足于高频运转下流水线操作,有些编剧主动给自己贴上标签,成为某类题材的快手编剧。“短平快”很难出精品剧本,越是在机遇面前编剧越要保持清醒,以持久定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强题材和经验储备,精心创作,用心打磨。
  编剧所在院团以及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需要给“一剧之本”更多战略保障。院团要对编剧多一些涵养耐心,让他们得以真正对一个题材深入下去,不流于简单的规定内容、规定动作。现在已经有不少院团在剧目策划阶段就请业界名家提前介入,论证剧目可操作性,帮助编剧有的放矢,精准运作,提高了作品成功率,让编剧创作过程更为从容扎实。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在编剧人才培养、编剧队伍建投上也需统筹协调,给予编剧更多政策倾斜。
  在内容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出好剧本、好创意也离不开市场机制的正向作用。让市场的热与冷、观众的喜欢与排斥来进行剧本筛选,让好剧本得到好回报,以激励优秀编刷继续创作。此外,要加强版权法规的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编剧权益,建立健全产业体系和市场规范。当前一个积极态势是,越来越多投资方带着剧本顾问与编剧洽谈项目,由专业剧本顾问对剧本创意是否适合市场做出判断,来保障编剧环节。
  总之,回归内容,回归原创,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精品,这是文艺创作强起来的必经之路。一个不能捍卫源头根本、不能保护原创生产力的行业无法持续发展。剧本是立足之本,把文学前端筑牢,把创意基础夯实,才有文艺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4日《文艺创作如何强起来:夯实文艺的创意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几年,虽然对剧本创作的重视程度提升了,但跟风创作、流水线创作等现象仍然存在。
  B.“短平快”创作不会出精品剧本,作为创作主体的编剧要深入生活、精心创作。
  C.剧本产量激增,艺术生产周期缩短,带来跟风抄袭的弊端,编剧不再关心自我超越。
  D.为了提高作品成功率,现在有些院团计划在策划阶段请业界名家帮助编剧精准运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首段提出观点,中间从四个角度进行阐述,最后一段总括上文。
  B.文章论述时既有对编剧跟风创作的批评,也有对院团及行业主管部门为提高剧本创作质量所做努力的肯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C.文章论证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夯实文艺创意基础的意义,在逻辑上是并列的。
  D.文章第五段用投资方带着专业剧本顾问与编剧洽谈项目这一事例,论述了市场机制对剧本创作的正向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编剧环节是舞台和影视产业“基础的基础”,编剧环节打不牢,单靠二度创作很难解决后续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B.对编剧而言,面对戏剧界、影视界对文学剧本的旺盛需求,要始终不忘创作初心,坚持品质至上的创作标准。
  C.“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诗句体现了一种文艺创作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D.只要回归内容,回归原创,做强做实文学基础、创意基础,文艺创作就一定会强起来,文艺就能持续繁荣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开门的是个男青年。
  少平一惊:这张脸太像晓霞了!
  不过,他很快明白,这是晓霞她哥田晓晨。
  “你是少平吧?”晓晨在客厅里问他。
  他,点了点头。
  “我父亲在里边等你。”晓晨指了指敞着门的卧室,便垂头不再言语了。
  孙少平通过客厅,向里间那个门走去。
  他在门口立住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