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960字。

  遂川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人生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那么,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活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在人类存在的种种矛盾中,根本的矛盾就是“向死而生”,即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终归死亡,可人又总是力图以某种追求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超越死亡。由此产生了人如何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一重大问题,并激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深刻反思。如果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马克思语),那么,哲学就是已经觉醒的人关于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感觉。这就是说,哲学就是人生观,而人生观与世界观又密切相关、高度统一。
  人生观是世界观问题,而不仅仅是伦理学的问题。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必然有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有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必然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对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一句话,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理解。文天祥的千古绝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人的生与死本身属于自然规律,而生与死的意义属于历史规律。有的人生得伟大,有的人苟且偷生。英雄与小丑,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的分界线就在于,你是如何处理人与历史规律关系的。凡是顺历史规律而动、促进社会发展者,是英雄,流芳百世;凡是逆历史规律而动、阻碍社会发展者,是小丑,遗臭万年。
  因此,人生观不可能脱离世界观。人“向内”求解“人生之谜”,必然要“向外”探索“世界之谜”,而“向外”探索“世界之谜”,归根到底是为了“向内”求解“人生之谜”,从而实现自我发展。无论是探索天、地、人的人与自然关系之思,还是反思你、我、他的人与社会关系之析,哲学都熔铸着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关注,对人的发展境遇的关切,凝结为对“人生在世”的深层理解。所以,每个时代的哲学都表现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高度统一,体现着人生的智慧。
  人生观是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医学、生物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都不可能完全解答“人生之谜”,技术再先进的计算机也算不出“人生之谜”……哲学问题不同于科学问题。人为什么有生有死,这是科学问题,可人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哲学问题。
  哲学智慧不同于科学智慧。科学是以理论思维的形式描述和解释思维的对象,即存在的运动规律,哲学则是以理论思维的形式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探讨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思维如何反映存在及其规律等问题。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启迪人以真理;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给予人以信仰。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要“为学”,即学专业知识,还要“为道”,即学哲学。学哲学,可以拓展理论视野,强化思维力度,善于辩证思考,把人们视为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反思,进行“自明性分析”和“前提性批判”,在“熟知”中发现“真知”,从而阐幽发微而示之以人所未见,率先垂范而示之以人所未行。
  (选自杨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中国青年报》2019年3月11日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教与哲学分别解决不同的问题,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哲学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
  B.人生观既是伦理学的问题,又是世界观的问题,因此哲学体现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统一。
  C.哲学解决的是人如何对待生与死的问题,而科学解决的是人为什么有生有死的问题。
  D.我们不仅要学专业知识,还要学哲学,这样我们能示之以人所未见及示之以人所未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比较哲学与宗教的不同,从而指出哲学就是人生观及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
  B.文章引用文天祥的千古绝句表明:有的人生得伟大是英雄,有的人苟且偷生是小丑。
  C.作者通过比较哲学智慧与科学智慧,让读者清楚哲学与科学在思维形式上的不同。
  D.文章先分析了哲学就是人生观,它与世界观紧密关联,最后指出我们需要学习哲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终归会死亡,但又力图超越死亡,这就是“向死而生”,这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B.人不可能脱离自然和社会,因此人与自然和社会都会产生关系,从而对人生理解就会不同。
  C.哲学关注人的生存方式和人的发展境遇,对“人生在世”有着深层理解,体现人生的智慧。
  D.哲学虽然可以启迪人以真理,但它不是科学,所以在学习和领悟的时候还需要辩证地对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可燃冰主要储存于海洋之中,这场海底能源竞争已经在全球展开。国际上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可燃冰能源的重要性,对可燃冰的调查研究及开发准备工作日益重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已经有30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投入巨资开展可燃冰勘查开发及科学研究。近年来,全球对可燃冰开发研究的竞争可谓日趋激烈,这场科技+能源之战结果事关每个国家的未来与发展。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可燃冰的研发上升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