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240字。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抚顺六校协作体”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的中美贸易争端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摩擦对于全球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对中美两国的共同重要贸易伙伴——欧盟的影响不容忽视。
美国为了加强对华贸易战的效果,需要联合欧盟、日本等盟国对中国进行多边共同施压,使美国对华贸易战更加有效。目前美国政府暂时豁免对欧盟的钢铝关税,但美国是以欧盟在未来40天内要满足诸多苛刻条件为交易。它要求欧盟与美国合作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对中国的“贸易扭曲”政策提起申诉。美国国内对于这种施压方式也更为认可。在美国国内,那些出于自身利益反对贸易战的利益集团,大多也主张美国与欧盟等各方联合对华贸易施压,这样就能有效降低美国单方面遭受中国贸易报复的损失。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中国需要积极加强与欧盟在贸易问题上的合作。在应对美国的贸易压力方面,中国应与欧盟抱团取暖而非被美国各个击破。中欧双方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2016年,中欧贸易总额为5470亿美元左右,其中中国出口3390亿美元,进口2080亿美元。虽然中欧之间也存在贸易逆差,不过这主要是双方的贸易结构和生产链不同造成的,体现了贸易互补性,符合双方的合作共赢。与此同时,中欧之间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贸易沟通机制,在反垄断调查、政策补贴和企业并购等领域展开了密切合作,对于双边贸易摩擦也能及时沟通和处理。
为了防止在对华贸易战上出现“美欧合流”,中国要积极加强与欧盟的沟通,要让它认识到一旦追随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那么欧盟恐怕是为他人火中取栗,得不偿失。对于“美欧合流”对中欧合作的利害关系,中国要晓之以理,还要坚守中欧双方在维护开放贸易格局上的共同立场。当前,全球经济的增长依然要求维护开放的贸易格局,中欧双方在此问题上持有共同立场,对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手段,中欧双方都持非常强硬的反对态度。维持开放的全球贸易格局对于欧洲经济增长的意义不言而喻。
美欧贸易矛盾也是积怨很深,短时期并不容易化解。面对特朗普的贸易战的粗暴方式,欧洲一些国家认为需要“以牙还牙”。中欧可以在应对美国贸易战方面抱团取暖,比如共同应对钢铝关税等问题。只要中欧加强合作,欧盟应对美国的贸易压力才能更加强劲有力,不仅能尽可能维护欧盟的自身利益,也能更好地维护中欧合作共赢的友好局面。
(摘编自“光明网”2018年3月30日文章《应对美国贸易战,要防止“美欧合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欧盟是中美共同的重要贸易伙伴,被卷进对华贸易战,对它本身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
B. 中欧贸易对于中国来说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逆差,这是欧洲参与对华贸易战的原因之一。
C. 中欧对全球贸易的理解有很多相同点,一个开放的全球贸易格局对欧洲也是有利的。
D. 中欧加强合作会进一步加深美欧贸易矛盾,美欧合作长期形成的积怨很难化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交代本文写作的背景,提出问题,中美贸易摩擦是本文立论的前提。
B. 第三段的具体数字表明中欧贸易差额巨大,旨在证明中欧贸易合作的互补性。
C. 文章预测了美国联合欧盟对华贸易战的两种原因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主。
D. 最后两段解决问题,防止“美欧合流”主要的办法还是加强与欧盟的沟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盟在规定的期限内满足美国的苛刻条件,美国会暂时豁免对欧盟的钢铝关税。
B. “美欧合流”的结果极有可能是美国在损害中国的利益之后,又去损害欧盟的利益。
C. 如果中国与欧盟保持积极的沟通,欧盟就不会追随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战。
D. 欧盟只有加强和中国合作,才能更好地维护中欧合作共赢的友好局面。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及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无中生有。“利大于弊”文中无据,文中只说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摩擦对于全球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对中美两国的共同重要贸易伙伴——欧盟的影响不容忽视”。B项,“贸易逆差”理解有误,原文“其中中国出口3390亿美元,进口2080亿美元”,对中国来说是“顺差”。D项,“会进一步加深美欧矛盾”理解有误,“积怨已经无法化解”说法绝对。原文“美欧贸易矛盾也是积怨很深,短时期并不容易化解”。故选C。
(二)实用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