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940字。
语文第二次考试(2019.10)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诗歌多义性的深入研究,是 20 世纪以后随着语义学的建立而开展起来的。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语言符号和它所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有人用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诗歌, 把诗歌也看作是一种符号,叫“复符号”。这种“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只是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这就涉及诗歌多义性的问题了。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艺术,无疑是一条途径。但是,决不能用语义分析代替对于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英国的恩普逊在其《意义暧昧的七种类型》一书中,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里的暧昧语、含糊语,固然有其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诗歌艺术的研究。所谓多义并不是暧昧和含糊,而是丰富和含蓄。
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多义性有相通的地方,诗歌可以借助词的多义性以取得多 义的效果,然而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按照词汇学的解释,由于语言中词的数量有限,不可能一对一地表示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 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义词。然而,不管一个词有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而且这些意义都是为社会所公认的。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这种多义性不同。诗人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来抒情状物,还要艺术地驱使词语以构成意象和意境,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种种想象和联想,激起种种感情的波澜。诗人写诗的时候往往运用艺术的手法,部分地强调着或改变着词语的意义,赋予它们诗的情趣,使一个本来具有公认的、确定的意义的词语,带上复杂的意味和诗人主观的色彩。而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形象, 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互不相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诗或一句诗中同一词语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体会。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完全一样。可见,诗歌的多义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另外,词汇学里讲词的多义性,是把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加以总结,指出它的本义和引申义。如果孤立地看,一个多义词固然有多种意义,但在具体运用的时候,一般说来, 一次却只用其一种意义,歧义是一般情况下使用语言时需要特别避免的毛病。
但是在诗歌里,恰恰要避免词义的单一化,总是尽可能地使词语带上多种意义,以造成广泛的联想,取得多义的效果。中国古典诗歌的耐人寻味,就在于这种复合的作用,“诗无达话”这句话, 如果理解为诗是不能解释的,那么这句话自然是错误的,如果从诗歌的多义性上理解,这句话倒也不无道理。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读诗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 这是很自然的。
1. 下列关于“诗歌的多义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诗歌可以借助词的多义性取得多义的效果,变得丰富和含蓄,这说明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词的多义性有相通之处。
B. 诗人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抒情状物,并艺术地运用词语构成意象和意境,会使诗歌最终产 生多义性的效果。
C. 无论是诗人写诗时部分地强调或改变词义,还是读者读诗时因人因时体会不同,都会让诗歌中 词语的意义带上一定的主观色彩。
D. 人们读诗时会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 性的特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文论述了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词的多义性有共通之处,重点论述了二者的区别。
B. 作者以恩普逊的书为例,一方面说明诗歌多义性研究与语义学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也引出下 文对二者区别的论述。
C. 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从诗人创作和读者阅读两个方面,分析了诗歌的多义带有一定程度主观 性和不确定性的原因。
D. 文章最后两段运用对比的方法,说明词汇学中词的多义性与诗歌多义性的区别,并论及二者的 高下和优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恩普逊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里的暧昧语、含糊语,不等于对诗歌艺术的研究,因此它不能 作为研究诗歌艺术的一个角度。
B. 与词汇学中用词时通常一次只用其一种意义不同,诗歌中的词要尽可能地有歧义,以造成广泛 的联想,从而使诗歌耐人寻味。
C. 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中“凭栏”除有“倚靠着栏杆”之意,还会令读者有抑郁悲苦 的联想,这就体现出诗歌的多义性。
D. “诗无达话”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歌因其词语的多种意义,而在读者头脑中唤起丰富的想象和 联想,则完全正确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里约奥运会上,一个名为“张小明”的新闻机器人小试锋芒。在奥运会开始 后的 13 天内, 共撰写了 457 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 天 30 篇以上。不仅涵盖了从小组赛到决赛的所有赛事,且其发稿速度之快,也让人惊 讶——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
“张小明”的核心——“写稿模块”由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同北京大学计算机所共同研制。其 工作原理是结合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的技术之后,通过语法合成与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