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9080字,
桃江四中高一语文第二阶段水平测试卷
第一卷(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逡巡(qūn) 氓(méng)隶 瓮牖(yŏu)绳枢 墨翟(dí)
B.飨(xiăng)士卒 鲰(zōu)生 樊哙(kuài) 参乘(chèng)
C.切而啖(dàn)之 刀俎(zŭ) 修禊(xì) 激湍(tuăn)
D.流憩(qì) 眄(miăn)庭柯 棹(diào)孤舟 窈(yăo)窕(tiă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屏除 睚疵必报 裨益 连横 B.谪戍 目眦尽裂 戮力 螳臂当车
C.缔交 博闻强识 黔首 玲珑剔透 D.缭乱 流觞曲水 寥廓 觥筹交错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俯瞰(从高向下看) 揭竿为旗(举)
绝伦(人间) 游目骋怀(奔驰)
B.流觞曲水(酒杯) 放浪形骸(身体,形体)
迥然(差别很大) 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C.世殊事异(时代) 修短随化(自然)
趣舍万殊(兴趣) 君子不齿(瞧不起)
D.矫首(弯下) 赢粮而景从(担负)
惆怅(失意的样子) 明察秋毫(喻细小的东西)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经历70年风风雨雨的 ,中央教育部旧址已倒塌殆尽,只剩几页残垣断壁和一堆碎砖瓦砾,现正在组织抢救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万年青默默地 着根须,把嫩芽变成了宽大的叶子。
(3)近年来,北京市教委通过采取制定政策法规,建立工作网络,开展市、区、县中心教研组活动等措施,加强了行政管理,使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形成了良好的运行 。
A.侵袭 生发 体制 B.侵蚀 生发 机制
C.侵袭 生长 机制 D.侵蚀 生长 体制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极光可真美,大自然这一画家用精益求精的手法,赋予天空以无限的美丽。
B.李校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C.暴雨倾盆,满路泥泞,车子无法行进,大家只好安步当车,一路跋涉前往目的地。
D.此次大型宣传展出活动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参观者了解了许多真相,深受教育。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份保证书是在小丁已遭父母教育,并表示将与老师交换家长意见的情况下写的。
D.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如果不是神秘失踪,它的科研价值一定会在诸多学科中得到充分体现。
D.由于这本书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便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一)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二)
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自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7.下列各项中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师”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辱书云欲相师
C.环顾其中,末见可师者 D.作《师说》,因抗颜为师
8.对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