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000字。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
南京市2020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一)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选自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二)
读史者知太史公作《游侠传》之意,则知太史公作《刺客传》之意也。刺客诸人,何知有孔孟,何知有仁义,而独不敢失坠者,勇与信耳。屠沽者流,以身许人,诚非比秦人视越人之肥瘠,而无所动心,故白昼杀人,至死不悔,厉身吞炭、矐目洞胸,往往甘之如饴矣。如其人摧锋陷锐,功成名立,则亦可以垂竹帛,铭鼎钟也。而皆不获也,皆数奇也。太史公为之叫屈,故《刺客》之传,同于《游侠》也。
(选自康发祥《伯白山文集》)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既祖,取道 祖:祭祀路神
B. 不敢举兵以逆军吏 逆:抗击
C.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擿:指责
D. 厉身吞炭、矐目洞胸 矐:熏瞎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荆轲和而歌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 使使以闻大王 不赂者以赂者丧
C. 以故荆轲乃逐秦王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 太史公为之叫屈 不足为外人道也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3分)
(2)如其人摧锋陷锐,功成名立,则亦可以垂竹帛,铭鼎钟也。(4分)
8.荆轲的“勇与信”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选文(一)作答。(4分)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0届高三年级9月联考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时曹洪宾客在县界,征调不肯如法,沛先挝折其脚,遂杀之。由此太祖以为能。
累迁九江、东平、乐安太守,并有治迹。坐与督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