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8900个字。

  2019年下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义务教育九年级
  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48分)
  1.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
  A 惊骇(hài)恪守(gè)娉婷(pīng)言不及义(jí)
  B 赃物(zāng)妖娆(ráo)忧戚(qī)富丽堂皇(huáng)
  C 旁鹜(wù)汲取(jí)宽宥(yòu)矫揉造作(jiāo)
  D 秘诀(jué)摇曳(yè)亵渎(xiè)形消骨立(xiāo)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流盼:指非常盼望)
  C.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可望而不可即:形容希望达到而实际难以达到。)
  D.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和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B.整个科研过程,李工程师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把功劳据为己有。
  C.这个同学只读了这篇文章的一部分就概括出了文章的主题,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听课老师的称赞。
  D.在中秋晚会上,动听的音乐与曼妙的舞姿相得益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实现。
  C.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D.继勋公园是蓬溪县的一个重要景点,目前已向游客全面开放。
  5.下列句子横线处词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②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③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啊!
  ④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
  A.并且 尽善尽美 志得意满计算
  B.因而 融会贯通 得不偿失 测量
  C.所以 出神入化 金碧辉煌估计
  D.所以 炉火纯青得不偿失 计量
  6. 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正确的是(▲)
  有个成语,叫做目不识丁,,如文天祥的诗中就有“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已陶然”的诗句。
  ①所以说人目不识丁或不识一字,就不免带有贬义
  ②目不识丁又叫眼不识丁
  ③“丁”字的写法,就那么一横一竖钩,确实是再简单不过了
  ④意思是说连个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
  A.④③①②B.③④①②C.④②③①D.③②④①
  7.下列复句类型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是转折复句。
  B. “要么停下来休息,要么继续前行,决定权在你”是选择复句。
  C.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是因果复句。
  D.“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是承接复句。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范仲淹在《岳阳楼记》这篇散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文采和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朦胧派诗歌风格的代表作,作者林徽因运用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意象,营造出感人至深的优美意境。
  C.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这个材料,就是论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D.艾青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在其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
  姆》这首长诗中,抒发了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