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0道题,约10250个字。

  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统练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一、积累(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4分)
  在大军横渡长江中,我们认识了拥有锐不可当的气概的人民解放军;在《“飞天”凌空》中,吕伟跳水时(xiāo)洒、轻盈的身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浩(hàn)的大海上,舰载战斗机一着()惊海天的壮举,让我们记忆犹新;在《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中,为纪念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者,我国举行公祭仪式,提醒人们□记历史、珍爱和平……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xiāo)洒浩(hàn)       
  (2)给文中□处择合适的汉字。(      ) (1分)
  A.铭B.茗
  (3)文中加点字“着”的正确读音是()(1分)
  A. zhāo      B. zhuó    C.zháo
  2、古诗文名句默写。(14分)
  (l)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 志在千里”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2)《庭中有奇树》写出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的诗句是:此物何足贵?。
  (3)《梁甫行》中塑造了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粗俗艰苦、与世隔绝的愚饨颓废的妻子和儿女的群体形象的句子是:,                。
  (4)“山随平野尽,”移步换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                 ”(崔颢《黄鹤楼》)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使至塞上》)是奇特壮丽的边塞之美;“,                 ,盖竹柏影也”是闲庭漫步的月色之美。
  3、阅读,可借用诗文名句进行批注。对下面这段话的批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慣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更难的是爬炮铜岗,他们可以说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A. 烈十暮年,壮心不己。B. 夜阉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C.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D.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阅读
  (一)名著阅读(6分)
  4、某班举行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交流会,请你帮助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4分)
  【辨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自信的奇怪混合产物。”“他”指的是(1)(填人名)。(1分)
  【忆历史】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
  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
  另一次是(2)(1分)
  【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
  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2分)
  (3)
  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2分)
  【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
  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