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500字。 江西省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006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 )
A、蒙(méng)骗 卓(zhuó)识 窥伺(sì) 戛(jiá)然而止
B、祛(qǖ)暑 踝(huái)骨 祝贺(huò) 怙(hù)恶不悛
C、讥诮(qiào) 愤懑(mèn) 骷(gǔ)髅 数(shǔ)典忘祖
D、游弋(yì) 蓦(mǒ)然 栈(zhàn)道 草菅(jiān)人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搏 破天荒 闻者足诫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仓皇 大拇指 至理名言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C、安详 舶来品 食不果腹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厮杀 挖墙角 枉费心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今年元月26日,是父亲60岁生日,在美国留学的妹妹、在加拿大工作的弟弟和在北京工作的我 向远在江西老家的父亲送去了诚挚的生日祝福。
②“对接长珠闽,建设新江西”的举措给我省不少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北大门九江焕发出新的生机,南大门赣州则 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③一项调查显示,25岁以下的女性,在配带手机时大都喜欢把漂亮的手机以及五颜六色的 物挂在胸前。
A、一起 更加 装饰 B、一齐 更加 妆饰
C、一齐 越发 妆饰 D、一起 越发 装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B、这个人在就职演说时信誓旦旦,表示决不辜负大的期望,可是一登上官位,就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了。
C、曾几何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四大发明,但今天我们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只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侵入我国的寒流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来决定。
B.专家们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中国还是先例。
C.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D.看完中央实验话剧院创作演出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又一次使人们增强了对戏剧创新的信心。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2006年的新年异常寒冷,几乎整个北半球都遭受着极度低温的考验。来自西伯利亚的持续寒流已经在俄罗斯、乌克兰、东欧、日本夺去上千条人命,并波及我国河南陇海地区。
就连往常属于温暖地带的南欧、印度都发生了暴雪,导致大批人畜冻死。为什么今年这么冷?科学家们纷纷提出各种解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地球在温室化的同时,也面临着突然降温的可能。
2004年2月被媒体曝光的美国国防部的一份报告称,21世纪初期,将出现一场巨大的气候突变,会导致包括美洲、亚洲在内的北方地区出现干冷气候。
这份报告引用了两个很重要的科学依据。第一个科学依据是在历史上每当气温逐渐升高到一定的数值,不利的天气状况可能会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