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410字。

  哈密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  
  一、基础能力(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疏朗(shū)    出岫(yòu )   晦朔(huì)    鹤汀凫渚(tīnɡ)
  B.船棹(zhào)   潦水(liáo)     簪笏(hù)     窸窸窣窣(suō)
  C.盘桓(yuán)   睇眄(dì)       田畴(chóu)   涸辙之鲋(zhé)
  D.褐绿(hè)     优渥(wò)      寒砧(zhēn)   得鱼忘筌(quán)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拜臣郎中(授给官职)         数数然也(拼命追求)
  B.不矜名节(自夸)               窈窕寻壑(女子姿态美好)
  C.门衰祚薄(福分)              云销雨霁(雨后初晴)
  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勉励)  北海虽赊(远)
  3.选出与“屈贾谊于长沙”中“屈”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雄州雾列                     B.却匈奴七百余里    
  C.而耻学于师                   D.乃使其从者衣褐
  二、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的屋脊上多装饰有“脊兽”,它的应用使得建筑屋脊轮廓富于变化,尤其是大型建筑上脊兽的应用,更使得屋脊造型繁简有度,颇具清人邓石如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构图之美。除却装饰,脊兽还有稳固瓦件的作用。其他钉帽一类的瓦饰虽不在脊上,却与瓦钉配合固定檐口端头,具有与脊兽类似的作用。
  脊兽的起源约在东周,这是瓦件逐渐普遍应用的时代。已发现最早使用瓦饰的实例,见于秦雍城遗址出土、可追溯至春秋晚期的陶质建筑构件中。形式有鸟形、三瓣花形、屋形瓦钉钉帽,也有正脊脊端与后世鸱尾位置相当的羊角形构件,甚至还有人形瓦饰。这类瓦件皆为捏塑,手工造型感强烈,不似后世的模制风格,说明尚未大规模生产,正处于初创阶段。
  除秦以外,东方列国也有各具特色的瓦饰,如河北灵寿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瓦上装有叶片形并开半圆孔的巨大瓦钉钉帽等,显然是源自独立发展的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