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870字。

  浙江高考语文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从选文上来说,2012年、2013年考的是散文,2014年到2017年考的是小说,2018年考的是散文,2019年考的是小说。因此,在复习时,小说和散文应并重。
  从题型上看,近几年一直是简答题,只是数量上有了变化,2016年及以前一直是5个题,2017年开始减为4道题。但分值还是20分。
  专题一 小说阅读
  抓文体特征知命题点——依文体特征读懂文章
  小说阅读,设题的考查点涉及“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情节特点”“语言手法”等,对“人物形象”考查较多。
  一、高考命题的四大着眼点
  ——因为高考这样考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就是小说的主题。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
  人 物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种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人物包含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写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上面文字包含这样几个关键点:人物性格与形象特点,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塑造方法——正面和侧面。高考对小说语言的命题,一般是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理解或者对整体语言风格的把握,可以归到“人物”这一命题点。因此,以上几个关键点就是高考命题者在“人物”方面关注的命题点。
  情 节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在情节安排的过程中,需要处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情节安排的常见技巧有:
  一、情节叙述技巧
  1.叙述人称
  内涵 叙述人称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根据作者与所叙述对象的关系,小说中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
  作用 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即叙述者以当事人口吻来进行叙述。叙述者叙述的事件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便于串起故事(情节角度),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情感(人物角度),有如袒露胸怀,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读者角度)
  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叙述,即叙述者站在第三者的旁观角度,把“他”或“他们”的经历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人称叙述的优点是所叙述的人物(人物角度)和事件(情节角度)可以不受特定的时空的限制,叙述者(人称本身角度)如冷眼旁观,反映的生活面极为宽广(主旨角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