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4940字。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0月9日上午9:30—12:00】
峨眉二中2018级高二上10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采用网上阅卷,考后试卷由学生自行保管,答题卡必须按规定上交。
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清楚。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主观题作答时,不能超过对应的答题边框,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沉积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周礼•春官•大祝》所载“九祭”中,第三祭为“炮祭”,这种烧柴祭天的仪式,被认为是烟火的起源。南宋时,开始用火药制作烟火。至于其功能,依然延续驱鬼辟邪的旧俗。其后,烟火延伸为敬神拜祖之祭祀以及检阅军队等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至明清,烟火除祭祀功能外,更多用于节庆、典礼、婚丧嫁娶等礼仪。及至我们这一代,烟火原初的驱邪、祭祀功能逐渐淡化,差不多蜕变为纯娱乐的工具。
对烟火的质疑,来自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相比起来,烟火与都市文明在实践层面上的冲撞、矛盾关系,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关系。的确如此,烟火的四处散放,给都市带来自娱的快乐,也带来各种问题。都市为此付出过巨大的、难以承受的代价。因此,有学者将此现象谑称为恶俗、恶习,虽刻薄了些,却也道出了由烟火燃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在这种压力下,烟火燃放的移风易俗,便成为都市文明发展的必然。
如何既存护烟火所固有的习俗与记忆,又使其在与都市空间的结合中,转型为当代艺术形态,日益成为时代性课题。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城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媒介的大型公共艺术,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最佳方案。烟火作为公共艺术,不仅以全新的视觉景观呈现出都市的活力,也准确地表达了时代的精神诉求,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将爆破有效地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有效避免了散放时可能带来的危害。烟火作为公共艺术的范例极多,在国际性音乐烟火大赛及各类庆典上,主题类大型烟火燃放与爆破,已然成为常态。
就艺术创作而言,烟火是一个具有无限开拓空间的新领域。在艺术家手中,烟火被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突破原有局限,一跃成为大型的爆破艺术新形态。它带给观者的,是视觉、听觉复合为一的现场震撼与艺术感受。虽然烟火在天空中转瞬即逝,却以其华丽盛大,给人们留下恒久的审美记忆。在这里,值得确信的是,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已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自我重生。
当然,仅仅在视觉审美层面理解烟火公共艺术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上,艺术家的烟火艺术创作,往往是围绕某一时代主题而展开的。以时代精神、文明进步、科学理念等主题有效地置换炮祭中的旧习俗、旧观念,是烟火由炮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的关键一环。另一个事实在于,观者只有与时代主题心有所感,意有所通,将视听震撼转化为内心感应,方能带来心灵的快乐。比如,在2008年奥运会上,当巨大的烟火脚印从空中铿锵而来时,人们能够从绚烂的烟火中,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成长,内心充满骄傲和自豪。烟火公共艺术之教化,和传统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炮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准确地丈量出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燃烧于夜空的璀璨景象,震荡于寰宇的爆裂之声,不仅唤醒我们古老的记忆,也让我们脚下的道路熠熠生辉。
(选自张晓凌《烟火:从炮祭到大型公共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烟火”一词源于《周礼•春官•大祝》中的记载,其在古代的功能是驱鬼辟邪、祭祀和用于节庆、典礼等礼仪。
B.随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燃放烟火逐渐变成了一种恶俗、恶习,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C.烟火转型为公共艺术后能够与都市空间很好地结合,由此解决了传统烟火与都市文明的矛盾。
D.烟火转型后,不纯粹是娱乐的工具,也是可以让观者在视觉、听觉和心灵层面得到满足的艺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分别介绍了烟火的起源、功能的演变及与城市文明存在冲突的现状,这些是烟火需要转型的前提。
B.大型烟火公共艺术表演在国际上已成常态,进一步证明了烟火转型为公共艺术的正确性。
C.文中以2008年奥运会燃放烟火为例,意在表明观者要得到心灵的快乐,需理解其中的时代主题。
D.作者从烟火及其与都市文明的冲突谈到烟火转型,最后突出烟火转型后的意义,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让烟火在现代社会中长久发展,就应该改变烟火的燃放方式,使之更加适应都市文明的崛起。
B.将传统烟火转变为大型的公共艺术,这是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道路上一个较成功的案例。
C.如果没有现代科技,烟火很难成为一种大型的爆破艺术,也很难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自我重生。
D.烟火由“炮祭”转型为公共艺术并被大众普遍接受,成功的核心是用新主题有效置换旧风俗。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姥姥的泪
赵振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眼窝儿变得浅了,浅到轻轻一碰就能碰出大把大把的眼泪来,因为一本书、一首诗、一部影视作品抑或一个梦。
那天夜里,我又从梦里醒了,梦里没有见到姥姥,梦见的是一条蛇。猛地想起,姥姥是属蛇的。不禁又怀念起姥姥来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