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题,约9700字。
语 文 试 题 2019.10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共64分)
一、课内选段阅读(共11分)
《记念刘和珍君》选段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 下面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3分)
A、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
B、中国女性如此之临危不惧真是出人意外。
C、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
D、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也出人意料。
2.“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 ) (3分)
A、通过女师大事件,作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B、“三一八”惨案中,作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
C、“三一八”惨案中,三个女子临难从容、殒身不恤的行为证明了人民是压不倒的,人们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D、“三一八”惨案使苟活者看见了微茫的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
3.文中的“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人?(2分)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一话有什么含义?(3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47分)
(一)《荆轲刺秦王》(14分)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B.可以解燕国之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