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练习:专题三+限时规范练(6份)
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练习:专题三+限时规范练一+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练习:专题三+限时规范练二+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练习:专题三+限时规范练六+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练习:专题三+限时规范练三+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练习:专题三+限时规范练四+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提分练习:专题三+限时规范练五+Word版含解析.doc
限时规范练一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
(时间:45分钟 分值:4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据英国《自然》周刊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的细节。很多自媒体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把该事件和外星人扯在一起。事实上,( )。人类可能真的是孤独了太久,________地想要在宇宙间寻找自己的同类,所以时不时就会捕风捉影地寻找一些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这些年与外星人有关的谣言可真是不胜枚举。2010年11月,亚丁湾连续发生多次地震。于是,有人传言亚丁湾存在一个“星门”,为了________外星人从里面出来侵略地球,各国派出舰队守在那里。杨利伟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关于他的航天故事许多人________,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时他进入太空的时候,还带了一把手枪。因此,有谣言说,杨利伟带手枪是为了防止外星人的攻击。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一条谣言在网上流传,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披露了一批密件,其中一份________了外星人的真实存在。其实,FBI只是把已解密的材料放到官方网站上,提供浏览下载。大多涉及反恐、罪案调查等,只有几篇极少数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快速射电暴就是所谓神秘信号,这与外星人毫无关系
B.所谓神秘信号就是快速射电暴,与外星人并无关系
C.神秘信号与外星人没有什么关系,它就是快速射电暴
D.这与外星人没多少关系,快速射电暴就是神秘信号
答案 B
解析 由上下文及括号前的“事实上”可知,括号内所填的句子应是在解说“神秘信号”与“外星人”的关系。根据陈述对象一致性原则,“神秘信号”作主语,与上文衔接更紧密;同时,由“神秘信号就是快速射电暴”可得出“神秘信号”与“外星人”没有关系的结论,故“神秘信号就是快速射电暴”放在前面更合适。由此判断,B项表述最恰当。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迫切 防止 耳熟能详 证实
B.急迫 阻止 耳熟能详 确认
C.迫切 阻止 耳濡目染 确认
D.急迫 防止 耳濡目染 证实
答案 A
解析 迫切:需要到难以等待的程度,十分急切。急迫:需要马上应付或办理,不容许迟延。此处是说人类急切地想要到宇宙间寻找自己的同类,不涉及“应付或办理”,应选“迫切”。防止: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阻止:使不能前进,使停止行动。根据语境,此处意在强调
……
限时规范练二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古诗鉴赏
(时间:45分钟 分值:53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球上的生物需要适应地球的自转,而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都可以通过生物钟来预测和适应昼夜变化。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分离出了一个调控生物钟的基因。他们________地观察细胞中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变化,鉴定其他相关蛋白所________的成分,揭示了果蝇生物钟的调控机制。由此,科学家们认为,( ),也是生物适应外界环境而进化的结果,它调控着10%~40%的基因表达。研究生物钟对了解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对治疗由于生物节律失常造成的人类疾病有着______的应用价值。
就我们人体而言,如果外部环境与生物钟发生冲突,个体不良行为与生物内在节律________,那么,我们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时差综合征”。当乘坐飞机跨越多个时区后,就会出现时差倒不过来,有时候即使我们感到很疲惫,但是晚上还是会失眠。生物钟的正常工作对人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继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开拓性的研究之后,生物钟生物学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指导着人们健康生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煞费心机 包涵 不可限量 南辕北辙
B.苦心孤诣 包含 不可估量 背道而驰
C.煞费心机 包涵 不可估量 背道而驰
D.苦心孤诣 包含 不可限量 南辕北辙
答案 B
解析 煞费心机:形容费尽心思。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煞费心机”含贬义,不符合文意,应选“苦心孤诣”。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包含:里边含有。根据语境,应选“包含”。不可限量:形容前途远大,很有希望。不可估量:很难估算,多用来指数量至大,程度至重或影响深远。根据语境,应选“不可估量”。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根据语境,应选“背道而驰”。故选B。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生物钟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有的现象
B.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生物钟是所有生物都有的现象
C.生物钟是所有生物都有的现象,包括我们人类在内
D.生物钟是所有生物中包括我们人类在内都有的现象
答案 A
解析 根据文意,本句陈述的是生物钟,并非强调“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以
……
限时规范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
(时间:40分钟 分值:3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人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__________。《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__________。
俗话说,“三口为品”,这正是中国人对茶的品饮艺术极为朴素的认识。对于中国人来说品茶就是品味人生,( )。在这里,茶就像人们自身气象万千的人生经验。茶之“绿”,不仅是茶的本色,也是人类生命的本色。而茶之“苦”,不但是茶之真味,也是人生的真味。如此,茶才__________,回味不尽,中国人对品茶,强调的是切身的感悟与体验。前人于此常有__________的描绘。现代文学家林语堂有茶的“三泡”之境说,认为茶在二泡时最妙。第一次冲泡时宛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而“二泡”时则如十六七岁之妙龄女郎,至“三泡”时已是少妇了。这正是对苏轼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极为传神的演绎。此外,中国人在品饮时,注重体味茶汤中完整的世界,即融茶之色、香、味、神、境于一体,融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为一体,于无形之中完成从生理享受到精神享受的过程。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就是完整的一个艺术世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众说纷纭 难以置信 耐人寻味 炉火纯青
B.莫衷一是 不足为据 意味深长 出神入化
C.莫衷一是 难以置信 意味深长 炉火纯青
D.众说纷纭 不足为据 耐人寻味 出神入化
答案 B
解析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众说纷纭:人们的说法不一,有很多种。人人言殊: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同一消息或事情,各人却说成各不相同的情形。“众说纷纭”与“人人言殊”重复。同时,文意强调“得不岀一致的结论”。故应用“莫衷一是”。不足为据:不值得作为凭据。难以置信:不容易让人信服。原文说“《食经》是伪书”,所以不值得作为凭据,此处应用“不足为据”。意味深长: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强调“使人回味不尽”,与后文“回味不尽”吻合。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炉火纯青”不能与“描绘”搭配,故应用“出神入化”。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茶里面既有色彩斑驳的大千世界,更有生活的酸甜苦辣
B.茶里面既有色彩斑驳的大千世界,又有酸甜苦辣的生活
C.茶里面既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