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二+选择题快练(9份)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二+选择题快练一+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二+选择题快练八+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二+选择题快练二+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二+选择题快练九+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二+选择题快练六+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二+选择题快练七+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二+选择题快练三+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二+选择题快练四+Word版含解析.doc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练习:二+选择题快练五+Word版含解析.doc
选择题快练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子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思亦不足畏也已。”可苏轼竟罔(wǎnɡ)顾这般生命现实,一相情愿地沉湎(miǎn)于“故国神游”之中,对以周瑜为载体的功业世界倾慕不已。
B.白马雪山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显得更加冷峻而威严,透明的空气让视线不受到任何遮挡。当你喘(chuǎn)着粗气,头晕目炫地看清这满眼的碎石以及石缝间的积雪时才发现这里俨(yǎn)然是一座花园。
C.昔日肮脏的煤矿在停产后已渐渐“变身”,因为与云冈石窟毗(pí)邻,这两张大同的名片还“珠联璧合”。凤凰涅槃后的大同煤矿焕然一新,但街道仍保留着古老风貌,井下巷(xiànɡ)道蜿蜒曲折,黑魆魆的矿脉触手可及。
D.东晋的大名士谢安曾这样评价顾恺之的人物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qiú)劲爽利,称为“铁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jīn)灵莫测。
答案 D
解析 A项相—厢。 B项炫—眩。C项“巷”读hàn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甲]学作诗词,各种写作技巧固然必不可少,不过必须先要有诗料——你所掌握的词汇。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词库,词库是庞巨宽绰还是狭小逼仄,是偏于典雅还是流于俚俗,决定了作出来的诗词是渊雅典重,还是浅俗无聊。
[乙]中国诗歌史上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猪”字是不入诗词的。乾隆皇帝写了一句“夕阳芳草见游猪,”便成为文人的笑谈。[丙](《木兰辞》里有“磨刀霍霍向猪羊”,那是因为《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不是诗的主流。)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新词,以及带有特定时代色彩的新词,也是不宜入诗的。像谭嗣同写过“纲伦惨以喀私德,法令盛于巴力门”,“喀私德”是英文caste的音译,也就是印度的种姓,“巴力门”则是英文parliament(议会)的音译。这两个词在清末都曾盛行一时,但这样写,未免不像诗了。故而初学者应经由大量的阅读,涵泳于经史,游弋乎子集,建起自己的词汇小库房,临到用时才不会捉襟见肘。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俚俗 B.以及 C.游弋 D.捉襟见肘
答案 B
解析 “以及”,通常表达对某种信息的“补充”;“及”,通常是强调前者,由“及”连接的后者通常仅作前者的对等参照或者补充。而“和”,通常是表达两者的同位或对等地位,这里应用“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答案 B
解析 “夕阳芳草见游猪”句内的逗号应放在后引号外。这里的引文为间接引用,为正文的一部分,所以引号内的逗号应放在引号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嫦娥四号”翩然降落月背的消息震惊世界。有媒体说中国的登月技术已经领先美国,也有媒体说登月技术美国当然是老大,美国宇航局对此不以为然。
B.在江歌被害后的这一年里,这位失去独生女的母亲在国内和日本多次奔走,征集希望日本法庭可以通过判处凶手陈世峰死刑的决定,并获得了国内众多网民的同情和支持。
……
选择题快练三
一、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旦离开生活的土壤,文化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ké),因此,文化生产者必须投身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从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进行美的发现与创造。
B.由于朝美双方在有关半岛无核化的某些关键问题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备受关注的第二次“金特会”最终在没有签订任何协议的情况下戛(jiā)然而止,草草收场。
C.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说再多挽留的话,饮再多饯行的酒,也无法改变分离的结局。想到从此天各一方,诗人黯然神伤,顷(qǐnɡ)刻间泪如雨下。
D.在新时代“一国两制”框(kuànɡ)架下,香港、澳门将秉持真挚的爱国热诚,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推动改革开放事业行稳致远,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篇章。
答案 C
解析 A项“壳”读qiào。B项“戛”读jiá。D项诚—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水浒传》和《红楼梦》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风格,即壮美与优美。[甲]对应于文章肌理,也就是一个写意,线条粗放而遒劲;一个工笔细软。[乙]顾随说《红楼梦》“乃有中之有,应有尽有”,而《水浒传》“乃无中之有,余味不尽”。大观园里的宝黛们锦衣玉食,席丰履厚,文笔不能不作静态刻画,自然精确繁缛。山寨水泊里的生活却是粗线条,好汉们不能处社会,也不能处家庭,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行文也要言不烦。
这种差异也如西方《荷马史诗》与东方《春秋》的区别。奥德修斯的故事具体完整,面面俱到,正是应有尽有。《春秋》在叙述中则注重突出事件,其他都不交代,真叫能无即无。前一种文体很丰满,后一种便骨感毕露。荷马的世界是静止不动的,春秋时代却动荡不安。[丙]史诗可大量使用连词、副词、小品词、和其他句法的修辞手段,一层层叙述下来;史书却简约得很。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席丰履厚 B.精确
C.要言不烦 D.则
答案 B
解析 A项席丰履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使用正确。B项精确:非常准确;非常正确。不合语境,可改为“精致”。C项要言不烦:说话、行文简明扼要,不烦琐。使用正确。D项则:连词,表示对比。使用正确。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答案 C
解析 顿号不能与“和”等连词连用,“小品词”后面的顿号应去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选择题快练八
一、语言文字运用(11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世界屋脊(jǐ)青藏高原,在岷山山脉的褶(zhě)皱地带,终于寻觅到这处被世人称为“人间瑶池”的圣洁土地——黄龙,那浩瀚的森林、神秘的溶洞、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令人暇想。
B.相传在湘西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跃(yuè)然飞出一只火凤凰,这只火凤凰涅(niè)磐后,演化成一座山清水秀、风光如画的小城,它就是以独特的景观和风情吸引着世人的湘西古城——凤凰。
C.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了西域骑士的剽(biāo)悍与纯粹,令所有骚(sāo)人墨客为之一惊。
D.优雅是对她恰如其分(fèn)的赞美,生活的历练造就了她成熟的风韵和恬淡的心境,岁月涤荡张扬的光芒,留下的是洞察与熟谙(ān)世情后不动声色的冰雪聪明。
答案 D
解析 A项暇—遐。B项磐—槃。C项“剽”读piāo。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迄今为止,我仅见过一次黄河。那是个晴朗的秋日,风和日丽,黄河缓缓地流淌着。[甲]水面宽阔、波澜不惊;平坦的河中央有一抹沙渚,虽缺少萋萋芳草,却足够长脚鹭鸶短脚水鸟悠闲地在上面散步休憩。置身河边,隔着宽阔的水面,隐约可见对岸散落的村庄与稀疏的树林,遥遥如海市蜃楼一般。[乙]那一瞬间,我甚至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到了海边。不过,一旦俯瞰水面,这错觉顿时就消失了。那被淤泥染成土黄色的河水,卷起无数大小漩涡,纠结着、扭动着,无声无息却一刻也不停歇,执拗地翻滚出暗黄色的波纹,黄河就这样壮阔诡秘地流向大海。
我请教了当地的朋友,为何从来不曾听说过有人横渡黄河。[丙]原来黄河水携带了大量泥沙奔流而来,泥沙不仅浑浊了河水,而且在水面之下形成了无数龙卷风般的漩涡,从河底一直延伸到水面。在这泥水构成的陷阱阵里,连漂浮都很困难,遑论游泳。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波澜不惊 B.悠闲
C.海市蜃楼 D.携带
答案 D
解析 应为“挟带”。挟带:夹带;夹杂,带有。携带:随身带着,提携。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答案 A
解析 “水面宽阔”和“波澜不惊”中间应用逗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成立知识产权法庭,对专利案件集中管辖,利于统一裁判标准,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同时有利于加强商标保护行为,规范竞争秩序,减少不法行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