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010字。
高二•语文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百多年以来,儒学有过辉煌,但更多的则是遭受各种奚落和指责。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儒学令人刮目相看,其研究踏上了新的征程。最近五年,儒学研究以迅猛的姿态腾飞而起,从儒学起源到早期儒学,从汉唐经学、魏晋玄学到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从孔子、孟子、荀子到董仲舒、朱熹、王阳明,从“人性善恶”、“义利之辨”到“亲亲相隐”、“理气关系”,从仁、智、勇到忠、孝、节、义,儒学正在被深耕细作,许多固有认识也被不断刷新。
以往儒学仅被学者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即“中国哲学”而存在,如今这一格局已被彻底打破。人文科学的各门学科,都不约而同从各自的角度向儒学聚焦。政治学方而,有以贝淡宁为代表的“贤能政治”;经济学方面,“道义经济”受到重视,盛洪以《儒学的经济学解释》一书为如何有效解决中国以及世界经济问题,提示了方向与路径;文学方面,儒学曾对诗论、词论等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而经学与古典文学的关系、儒家传统对现当代文学的深刻影响等论题,正在成为研究热点。总之,儒学的未来已不仅是儒教、儒俗,而且是向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展开。一种“九科治儒”的新局面,业已形成。
儒学的体系化建构已取得重大突破。在人文科学纷纷朝儒学转向之际,原本从事儒学研究的哲学领域的学者,早已不满足于“照着讲”的儒学史研究,开始了“接着讲”的哲学建构。陈来在《仁学本体论》中以“仁体”统摄儒家传统的各种形而上的观念,将仁发展为一本体的观念或发展为一仁的本体论;张立文的“和合学”以“和合”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核心概念,有力回应了亨延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及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显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积极的建构。
与现实生活相关度较高的儒学研究也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其中,礼制的研究最引人注目。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礼仪之邦”之称,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礼制、礼俗仪式,已经内化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随着迁代以来中国西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儒家礼制因其对于尊卑贵贱的区分,被当作封建专制的一部分而受到批判和抛弃,中国人渐渐丢失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丰富礼仪,从而给生活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缺失。虽然目前礼制的“恢复”性研究尚未进入“制礼作乐”的实践阶段,但作为守先待后的古礼钩沉和具有学理深度的当代解释,委实为儒家传统所主导的中国古礼再返现代生活重新奠基。
随着儒学日益被接纳为治国理政与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当下的儒学研究,与巨大的现实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
(摘自2018年第5期《新华文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回溯一百多年的历史,儒学有过辉煌,然而针对儒学的各种奚落和指责始终不断。
B.儒学研究在最近五年里得以迅猛发展,儒学的很多方面都正在被深入细致地研究。
C.学者曾经把儒学仅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如今这种情形已不复存在了。
D.儒学的体系化建构已取得重大突破,哲学领域的学者开始了“接着讲”的哲学建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运用对比方法,把过去和现在作比较,指出儒学研究如今呈现出可喜的新面貌。
B.第二段以人文科学的各门学科的研究为例,论证儒学研究的原有格局已被彻底打破。
C.文章借陈来和张立文各自取得的儒学研究成果,表明儒学的体系化建构已取得重大突破。
D.第四段作者从理论上对儒学中的礼制的研究作了剖析,这样的分析阐释不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儒学研究也踏上了新的征程,许多固有的认识也被不断刷新。
B.人文科学的各门学科都向儒学聚焦,因而自然科学家们自然会从各种角度研究儒学。
C.礼制的“恢复”性研究尚未进入具体的实践阶段,但一些相关研究为它打下了基础。
D.当下的儒学研究仍在路上,尽管儒学日益被接纳为治国理政与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澎湃新闻对全国高考状元发去一份“2017年高考状元问卷调查”,回收40份有效问卷。
问卷显示,40名高考状元中6位状元来自农村,其余85%的状元均是城镇户口。此外,父亲是公务员的状元占比35%,母亲为公务员的占比22. 5%,远超其他职业。
虽然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可能相对更为重视教育,但是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