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复习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5份)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复习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单文精练+单文精练+Word版含解析.docx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复习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群文通练+群文通练二+Word版含解析.docx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复习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群文通练+群文通练一+Word版含解析.docx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复习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精准训练+精准训练二+Word版含解析.docx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复习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精准训练+精准训练一+Word版含解析.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群文通练
群文通练一 港珠澳大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2018年10月23日上午10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历时9年艰苦建设,一座全长55公里的跨海大桥,飞架伶仃洋,把碧波化作通途。从此,香港、澳门特区开启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篇章。
这座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东连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我国又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的跨海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年限首次采用120年的标准。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领下,中国科研人员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创造性地提出“港珠澳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防腐抗震技术措施,最终保障了这一指标的达成。2017年以来,这个“世纪工程”先后经历过三次强台风考验,在极端天气面前展现了“钢筋铁骨”。在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形成了一系列“中国标准”。
(摘编自《巨龙,腾飞在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侧记》,《人民日报》
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二:
世界十大跨海大桥部分资料对照表
名称 国家 长度(公里) 建成年份 建造用时(年)
港珠澳大桥 中国 55 2018.10 9
青岛海湾大桥 中国 41.58 2011.06 5.5
濑户大桥 日本 37.3 1988.04 9.5
切萨皮克湾大桥 美国 37 1973.06 7.5
杭州湾跨海大桥 中国 35.67 2008.05 5
东海大桥 中国 32.5 2005.05 3
金塘大桥 中国 26.54 2009.11 3.5
法赫德国王大桥 沙特 25 1986.11 4.5
大贝尔特桥 丹麦 17.5 1998.08 11
厄勒海峡大桥 丹麦 16 2000.05 5
(摘编自互联网)
材料三: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22日报道,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蜿蜒跨越中国珠三角,支撑着北京将南方多座城市整合为一体的计划。这座桥梁的长度约是美国金门大桥的20倍,跨越拥有6 000多万人口的经济区域。该区域年度GDP约合1.51万亿美元,差不多是旧金山湾区的两倍。它和最近通车的京港高铁一道将
……
群文通练二 知识付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知识付费就是为获取特定知识而支付费用,是一种满足自我发展需要购买信息内容和服务的互联网经济模式。它不同于以往为获取知识而付费的方式:与网络服务紧密相连,有别于线下为参加培训的缴费;是特定人群为获取知识及相关信息、技能、经验等而实施的消费行为,有别于线上为娱乐消遣的付费;是知识经济时代特定主体在知识付费平台上购买特定知识产品的消费行为,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花钱买图书。
知识付费是新生事物,但实际上只是知识共享的一种新形式。知识共享有过两次升级。第一次由1.0版到2.0版。1.0版为静态(以百科为代表的静态知识,无互动),2.0版为动态(以社区论坛为代表的动态知识,有互动)。第二次为2.0版到3.0版,表现为进入付费问答与订阅的知识共享。在知识冗余与粉丝经济的双重作用下,这样的“知识”更接近于学界所称的“用户制造内容”。用户生产内容不再免费共享,而是创造价值了。在信息冗余与时间碎片化的背景下,知识付费就是为用户提供知识交换和提升知识储备的崭新渠道。
(丁晓蔚、王雪莹等《知识付费:概念涵义、兴盛原因和现实危机》,有改动)
材料二:
知识付费典型平台发展状况
平台 知乎 分答(在行一点) 得到 喜马拉雅
产品定位 平台内嵌付费问答功能 付费语音问答平台 付费订阅产品 音频分享平台
用户规模(10月) 974.98万 52.04万 215.24万 2 554.41万
内容生产 平台孵化的名人入驻 平台孵化的名人入驻+网红推广 团队自制+自媒体入驻 联合出品+主播入驻
服务形式 付费提问,每个语音回答公开,收入由问、答者平分 同“知乎” 知识新闻免费,精品付费订阅 免费基础上,推付费精品专区
……
实用类文本阅读——单文精练
单文精练 大学生就业创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教育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学会联合开展了青年创业者调查。调查显示,受访的创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80.8%),他们从最终的全日制学校毕业时多为21~25岁(60%)。在这一群体中,仅有9%选择了在校期间创业或者一毕业就创业,且这些在校创业者多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值得关注的是,接近一半(46.8%)的创业者在毕业4~9年后才进行首次创业。超过半数(55%)的创业者把创业动机归于发现了合适的商机,比如有好的创业项目或有好的政策机遇,另有22%左右的创业者创业是想自己当老板或想出来闯荡一番。
受访者普遍认为,创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创业前还应有一些相关工作经验,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应先就业后创业;对创业者来说,在名校学到的东西也很重要,特别是高学历或理工科的创业者,非常认可专业知识对创业的推动作用;在创业后如果不继续学习,创业者比普通上班族更容易被市场淘汰。(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与就业关系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进一步鼓励以及工商注册等领域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全国高校毕业生创办私营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而缺乏启动资金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