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 ,约16390字。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永泰一中期中考高中三年语文科试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  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②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的“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③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④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⑥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
  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对于其他共同体思想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
  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的问题
  B. 历史上共同体观念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很容易导致世界
  陷入对抗之中。
  C.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
  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中找到思想本源
  D. 当今世界并不是一片祥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
  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一开头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接着引出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 文章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文化本源有传统和现代两部分,并就两者之间关系进行
  论证。
  C. 文章在论证中多次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旨在通过对比论证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
  越性。
  D. 文章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并不平坦,需克服
  很多困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个别大国能够打破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不以假想或者现实的敌人为目标,那么将
  会减少大国间的对抗因素。
  B. 如果没有对中国古代形成的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进行创造性改造,就不能让它
  焕发新的活力。
  C.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主要是针对世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的现实提出的,也反
  映了中国的自我定位。
  D. 只有全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国际关系中的对抗因素,才有可能实现“打造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共同愿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认为,今年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势头将超越2017年,细分市场的数据反映出这一趋势。比如,2018年上半年科幻产业产值已经接近100亿元。
  报告分析了我国科幻活动的发展情况。科幻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涵盖学习、工作和休闲内容的社会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参与,科幻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