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8540字,答案扫描。

  2019年开封市优质高中高一年级9月份月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1〜4课。
  一、现代文用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脒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位多才多艺的女作家还有一个根特别的雅号——“李三瘦这个雅号不同于其他古代诗人、词人的雅称,它不是出自古代诗话词诺、文人笔记,也不是自称,而是源于已故知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傅庚生 1943年的命名.所诮“三瘦”是说李清照喜以“瘦”字入坧,为词坛留下了三个传诵千古的含“瘦”字的名句。
  第一个含“瘦”字的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綠祀红瘦(《如梦令》)女词人突破常规,匠心独运,把通常形容人或动物的“肥”“瘦”移用到花草上,写出了地爱花的情趣,情花的情感,叹花的情态,语新意隽。李清照擅长寻常言语谱新声,赢得了历代文人的褒扬、赞赏。明代学者沈际飞认为‘知否,二字,叠得可味。‘绿祀红瘦,创获自妇人,大奇!”《草堂诗馀正集》卷一)清代词学家黄苏说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蓼园词选》黄蓼因所言极是,深得个中三昧。
  第二个含“瘦”字的名句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亿吹箫>)“诗犹文也, 忌直责曲。”(清•施朴华《岘佣说诗》)才力华赡的词人不直接说“新来瘦”的缘由,而是以否定的 句式来排除、作暗示,让读者思而得之,含蓄蕴藉。当代词学家唐圭璋认为:“‘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唐宋词》绎》)这一精到点评“破译”“新来瘦”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便于我们含英咀华。
  第三个含“瘦”字的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成,人比黄花瘦。”(《醉花人比黄花瘦” 的“瘦”字,与首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愁"字相呼应,以花喻人,形神相似,物我交触。据说,李清照男好重阳《醉花阴》后。寄蛤丈夫超明诚,赵“叹赏”,自愧不如,而内心又想牲她.于是用门 谢客,艰苦构思三天三夜,填《醉花阴》词五十阕,把妻子词作洮在其中,请友人陆德夫鉴赏。陆品味再三后说只三句绝佳,即‘……人比黄花瘦,三句(元•伊世珍《瑯缳记》卷中引《外侍》) 所讲故事未必实有其事,但它所说那三句绝佳确是事实。
  李清照“三瘦”词句一写伤春的心绪,一抒离别的哀怨,一描独处的孤寂。它们从不用角度本写 “幽愁”,奇俊新颖,语意工妙,玲人并乎寻常的申美体验,因而名传千古。傳庚生先生认为:”易安尤工用一‘瘦’字,因此师张先取名‘三影’之意,目之日‘李三瘦,。”(《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漱玉词以“瘦”字入词的还有《多丽•小楼寒》中的“渐秋阑、雪清玉瘦”,赏梅词《殢人娇》开篇“玉瘦香浓”句,《新荷叶•薄雾初零》中的“鹤瘦松青”,《点绛唇•蹴罢秋千》中的“露浓花瘦”等。这些词里的“瘦”字用得也很精彩,可以一并欣赏。
  总之,易安居士笔下的“瘦”辞句,质朴淡雅、婉美灵秀,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是朴字见色、平中见奇的典范。李清照为后来者如何炼字作了极好的示范。不细细玩味,岂不辜负了铸词高手的匠心独具?
  (摘编自朱永芳《李清照缘何叫“李三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李三瘦”之外,古代诗人、词人的雅称均出自古代诗话词话、文人笔记。
  B.在沈际飞看来,李淸照创作出“绿肥红瘦”这样的佳句只是偶然,不值得称进。
  C.“新来瘦”三句以否定句传情,词人离别的哀怨之情蕴含其中,颇具韵外之致。
  D.《瑯缳记》卷中引《外传》所讲故事都是不真实的,陆徳夫赏鉴一事是不可信的。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词学家黄苏的话阐明了“绿肥红瘦”凄婉、含蓄,简洁而曲折的艺术特点。
  B.文章直接引述赵明诚填《醉花阴》词五十阙—事,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C.文章列举漱玉词中其他含“瘦”的辞句,进一步论证了李清照对“瘦”字使用绝妙。
  D.文章分析了“李三瘦”雅称由来后,号召读者学习领悟古代词人炼字的艺术匠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寻常言语谱新声,抒写了词人独处的孤寂。
  B.李清照的词作中“瘦”字运用得极为精妙,傅庚生因此称李清照为“李三瘦”。
  C.赵明诚填词五十阙,却都不如李淸照的“……人比黄花瘦”,足见李词的绝佳。
  D.李清照笔下的“瘦"字辞句体现了词人炼字的匠心,是朴字见色、平中见奇的典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0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2017年到2018年,中国科幻产业己经从平稳増长期过渡到了快速增长期,2018年超越的势头迅猛,半年总量已经接近9亿元。其中,纸质书刊的销售增长明显。同时,新媒体科幻产业己经悄然兴起。科幻音頻作品出现,网络综艺涉足科幻题材,这些对科幻爱好者的拓展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产科幻影视状况还没有发生革命姓的变化,但自主摸索出的国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