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360字。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常识+名句名篇默写 (共2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在抗日战争胜利日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其政治意义主要有四:展示军力、________日本、凝聚国人、向腐败分子示威。二战结束距今已70余年,70多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无疑________,维护二战胜利所体现的积极国际政治遗产是正当而必要的,但这种正义的历史遗产是否能界定为现实的国际政治秩序,便只能是________了。
  A.威慑 白云苍狗 见仁见智 B.震慑 白云苍狗 莫衷一是
  C.震慑 沧海桑田 见仁见智 D.威慑 沧海桑田 莫衷一是
  解析 震慑:震动使害怕。威慑:用武力或声势使对方感到恐惧。两者都有“使人害怕”之意,但“威慑”强调“用武力或声势”使人害怕,不符合语境,因此第一空应填“震慑”。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根据语境可知,第二空应填“沧海桑田”。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根据语境可知,第三空应填“见仁见智”。
  答案 C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形成了自己出难题又自己补漏洞的尴尬局面。补来补去,痛快淋漓的主题都被消磨掉了。
  ①这种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②而例外一多,所谓共通云云也就很不保险了 ③年代那么长,文人那么多,说任何一点共通都会涌出大量的例外 ④如果能对例外作一一的解释,当然不错 ⑤这个问题,现在已有不少海内外学者在悉心研究 ⑥但也时时遇到麻烦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⑥③②④⑤
  C.⑤①⑥③②④  D.⑤③②④①⑥
  解析 解答句子衔接题,要明确语段中心意思,“瞻前顾后”,抓住一些关键词,如指示代词、关联词等。横线前的语句提到了“究竟有哪些”,分析所给的六个句子,⑤中“这个问题”指代的就是横线前所提出的问题,两者联系最紧密,故⑤应排在第一空;①中“这种研究”是对⑤中“悉心研究”的承接,⑥中的“但”是对①的转折,③的内容即⑥中的“麻烦”,②中的“而例外一多”紧承③中的“大量的例外”,④的假设,与横线后的转折语句联系紧密。据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C
  3.某学生是对联爱好者,他将自己收集的对联分类,从内容看,下列各组中两副对联不能归入同一类的一组是(  )(3分)
  A.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龙团
  陆羽知音偏好饮 清风无处不宜人
  B.鸾凤和鸣昌百世 鸳鸯合好庆三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