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7550字。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中,中国四大名绣历史幽久,比如苏绣,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以后,苏州刺绣之技十分兴盛,工艺也日zhēn(   )成熟。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绣工不chuò(   ),城内还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可见苏州刺绣之兴盛。当时不仅有以刺绣为生的,而且富家闺秀也往往以此消qiǎn(   )时日,掏冶性情。清代苏绣更是盛况空前,juān(   )刻着苏城的繁华。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日zhēn                       不chuò          
  消qiǎn                       juān刻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                     ,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
  (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志在千里。(曹操《           》)
  (6)岂不罹凝寒?                     。(刘桢《赠从弟(其二)》)
  (7)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8)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名著阅读。(4分)
  作为《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翻译者之一,胡愈之在1978年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斯诺是“第一个报春的燕子”。这个年轻时曾经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印刷学徒、海员的新闻记者,拥有惊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斯诺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事件本身深度、全方位的参与。他不仅仅准确记录了历史,还准确预测了未来的趋势。
  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对上述材料中加点部分的理解。
  4.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回答问题。(4分)
  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介绍了国庆70周年系列活动的具体安排。10月1日,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庆祝大会后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10月1日晚,在天安门广场举办首都国庆联欢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联欢并观看文艺演出和焰火表演。
  (1)如果你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有一个机会可以向发言人提一个问题,你会提什么?(2分)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第二部分(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3分)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①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②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③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