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7220字,答案扫描。

  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
  高一语文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二单元。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以“到中流击水,浪遏(è)飞舟”作结,内容上回答上阙“谁主沉(chén)浮”的问题,形式上反问作答,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和对革命力量的自信。
  B.丁香姑娘那么美,美好的事物理所当然生长在美好的环境、圣洁的土壤,但丁香姑娘却“到了颓圮(pǐ)的篱(lí)墙”,这巨大的反差,激起了读者的联想。
  C.“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shuò),满载(zài)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
  D.“她含着笑,切着冰屑(xìe)悉索的萝卜”讲保姆大堰(yàn)河辛勤劳动劳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老人辛勤劳动的尊敬、热爱、怜闵、思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羌族人总是习惯把村寨住房建在河谷或半山腰,占据着高高的位置,所以羌族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由于羌族没有文字,除了世代口传心授的传递外,羌笛也成为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双簧气鸣乐器,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羌笛音色柔和、悠扬婉转,是旷野里最动听的天籁之声。【乙】羌笛是历代文人笔下的“宠儿”,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就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羌笛更是边塞诗里的“常客”,王昌龄《从军行》中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之焕《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全唐诗900卷,竟有300余首与羌笛有关。何王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吹羌笛已经32年了,在他的传习所里,常能看到来学羌笛的学生。【丙】何王全说,“让更多人通过羌笛来了解羌族,是他最自豪的一件事”。羌笛,去过大漠边关,进过诗词歌赋,那小小的笛管里吹出的音乐,婉转而苍凉,见证了羌族的历史变迁,如今羌笛更已走向世界,也让羌族文化更多展现在世人眼中。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口传心授      B.也     C.悠扬婉转      D.变迁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烛之武一介文人,一生没人欣赏,但他具有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化敌为友,使国家转危为安。
  B.荆轲刺秦对于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数人认为荆轲是一位勇士,虽刺秦失败,但也凸现了不怕牺牲的精神。
  C.当地群众之所以叫苦不迭,频频举报,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