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368张,文字材料约52270+29890字。

  第六章 语言文字运用
  卷别 题型
  考査角度
  成语/
  词语 病句 虚词 扩展
  语句 压缩
  语段 仿句
  修辞 选用
  句式 变换
  句式 标点
  用法 简明 准确 连贯 得体 鲜明
  生动 图文
  转换
  2019全国卷Ⅰ
  2019全国卷Ⅱ
  2019全国卷Ⅲ
  2018全国卷Ⅰ
  2018全国卷Ⅱ
  2018全国卷Ⅲ
  2017全国卷Ⅰ
  2017全国卷Ⅱ
  2017全国卷Ⅲ 客
  观
  题
  +
  主
  观
  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年语言文字运用17、18、19三题继续沿袭了2018年的组织方式,由一篇短文组织起来,三道选择题均与同一篇阅读材料相关,从材料出发来设题。卷Ⅰ与卷Ⅲ第17题考查词语(包括实词、短语及成语)的正确使用,重在词语的两两辨析。卷Ⅱ的17题考查语句连贯。卷Ⅰ与卷Ⅲ第18题,补写题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考查学生对句子结构等方面的掌握,这类考查形式在以往高考也出现过。卷Ⅱ的18题则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第19题,考查病句,在文章中设置病句,让考生选择修改最恰当的一句。组合题的材料选取的都是带有说明性、科普性、论述性的具有很强逻辑性的语言材料。
  2019年的20题、21题分别为语句补写和新闻压缩。20题注重考查内容贴合度、逻辑严密性。21题则注重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近几年,语言文字运用题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有变化创新,出现轮考的趋势,这要求我们夯实基础,全面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涉及的各考点。
  第一节 语病
  【p59】
  一、语序不当
  1.病因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定语、状语位置不当;
  (4)虚词的位置不当;
  (5)主客体颠倒;
  (6)并列词语位置不当;
  (7)分句位置不当。
  2.方法指引
  辨析语序不当要“五看”。
  语序不当是常见的结构方面的语病,辨析这一类病句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典题1】(2018•天津)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技法演示]“天津”和“比赛现场”有交叉,不宜并列;“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语序不当,应该改为“都有一批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球迷”,这是多层定语的语
  ……
  考点限时训练(三十三) 
  A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________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________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________;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________,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寂寂无闻 推陈出新 细微 汇合
  B.鲜为人知 推陈出新 式微 融合
  C.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细微 汇合
  D.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 式微 融合
  【参考答案】B[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语境说的是以往的故宫深处少有人知道,所以此处选用“鲜为人知”。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革故鼎新: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结合后一句“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可以推知语境说的是传统文化在向新的方向发展,所以此处选用“推陈出新”。细微:细小、微小。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结合后一句“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理解,此处说的是陕西秦腔等在年轻一代中逐渐衰落,所以选用“式微”。汇合:指(水流)聚集;会合。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结合后一句“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理解,此处说的是青春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在一起,所以选用“融合”。]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C.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